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岸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携手促进农产品流通
中国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博览会在临沂召开


  本报讯 (记者 吉宝飞)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和山东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等参与协办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博览会在山东临沂隆重举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于培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博览会以“绿色、科技、合作、共赢”为主题,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及产品展示博览、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信息发布和投资合作洽谈为主要内容,为广大参展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易、对接、展示、合作”的良好贸易合作平台。本次农博会呈现了三大特点:一是规格高、规模大、影响面广,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农产品加工贸易盛会。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达1200个。二是展品多样、活动丰富、注重实效。展示对接的范围从各类农产品,农产品粗加工、精深加工产品及农用物资,到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物流设施和应用技术及生态农业技术,涵盖了整个农产品产业化链条,涉及农产品“大流通”的各个环节。博览会同期还举办了招商信息发布会、签约仪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三是两岸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共同参与。博览会专门开辟了台湾展区,台商企业展位达85个,参展客商130多人,展示了1000多种台湾地区的生鲜果品、农产品加工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品,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此外,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和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还联合主办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农业专家、流通专家和企业家等围绕两岸的农业合作与发展、农产品的贸易与对接、生态农业技术的交流与推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和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于11月16日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后,两岸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在农产品贸易对接方面第一次大规模的合作。今后,两岸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还将在信息服务、技术交流、人才培训、农产品互采互销等方面,逐步探索建立长效性、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造两岸福祉。

  于培顺在开幕式上指出,随着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和多样性需求的日益提高,农产品商品结构逐步实现了从鲜活品、初级加工品到精深加工品多元化并存,农产品的流通也由简单的“买”“卖”行为发展到涉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的“大流通”。通过搭建这样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实现“大流通”各个环节的充分交流和对接,推动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生态技术、加工保鲜技术、仓储物流技术的发展,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繁荣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于培顺同时指出,随着两岸关系步入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时期,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逐渐呈现,两岸经贸的融合程度愈来愈深,两岸农产品的贸易与对接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培顺希望,广大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产品流通相关组织要充分利用这次展示对接机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有效服务“三农”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希望海峡两岸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和企业密切交流与合作,拓展农产品的贸易对接与营销渠道,真正实现海峡两岸农产品资源优势的互补,开创两岸农产品流通新格局。

  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首席顾问范振宗表示,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农产品加工贸易合作的前景广阔,通过博览会这一平台,必将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对探索并建立两岸农产品互采互购的贸易对接机制,真正实现海峡两岸农产品资源优势互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将秉承服务宗旨,致力诚信建设,倡导守法经营,努力成为两岸农产品对接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本次博览会的展示对接,在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和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博览会招商信息发布会暨签约仪式”上,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参会参展代表在仪式上共签署了25个合作项目,协议金额达到71.01亿元。其中合同11个,合同金额达38.8亿元,协议14个,协议金额达到32.21亿元。其中,台湾地区将与临沂市合作建设台湾小吃一条街,在临沂建立台湾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台湾生态科技园区,还将在花生出口加工、生态肥料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台湾地区将采购山东临沂和山西朔州的玉米,临沂市5家大型商场和超市与台湾地区达成了采购台湾生鲜水果的协议。此外,临沂市有关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还与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以及国内参会参展商等达成了多项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建设有关的项目协议。

  会议期间,于培顺在山东临沂会见了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林瑞民会长一行,并视察了临沂市临沭供销合作社和临沂市河东区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