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川秋茶味更浓

□ 吴思强

  朋友从北川老家回来,给我送来一包秋茶。这是地震后,北川恢复秋茶生产的产品。朋友说,回北川老家,多买一包家乡的茶,就是对家乡建设多出一点力。我很赞成朋友的说法。

  所谓秋茶,就是秋天采制的茶。对于茶,过去我只喝春茶、夏茶,并不喝什么秋茶。

  泡着秋茶,我慢品细酌,先呷一小口,含于口中,用舌根去寻找感觉,用心灵去品味,喝出了另外一种韵味,浓、醇、香,回味无穷。我想不到秋茶也这样的香美。

  翻开我国的制茶史,春天是采制茶的黄金季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所以,唐朝以前,我国只采春茶,不采秋茶。

  其实,茶并非采得越早品质越好。明孙大绶《茶谱外集》说:“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落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何时采茶好?“采茶之候,贵在其时。”春采也好,秋采也罢,适时最好。如名茶乌龙茶,就不采细嫩之叶,须待茶树新梢将成熟时才采摘,如果采嫩叶,反而香气不足,滋味不浓,显不出乌龙茶的“将军本色”。

  一般情况下,万物经过寒冬的洗礼,春来时,勃勃生机,春茶叶质细嫩,适时采之,是上乘精品。然而,秋季采茶,也并非没有精品。茶经过春夏的生长,积蓄了成熟的茶韵,秋季采制,味儿更是独特芳香。有些秋茶,是春茶无法比美的。如果说,春茶是少女美,青春美,那么,秋茶则是少妇美,成熟美。

  宋代,是我国茶业大发展的时代,所以从宋代开始,我国就开始采秋茶。

  喝着川茶长大的苏东坡在《论蜀茶五害状》中说:“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在四川为官生活十年之久的陆游,对秋茶十分偏爱,他有许多诗是专门为秋茶而做的。他在《幽事绝句》中说:“秋深始采茶。”

  四川早在宋代就开始采制秋茶,是国内秋茶生产最的地方之一。

  地处四川盆地北大门的北川,海拔水平较高,山高雾多,雨水充足,光照时间长。入秋后,有秦岭屏障,没受霜害。这些好的自然环境,很利茶叶生长。北川的秋茶,经过春、夏的洗礼,秋季采制,味儿更香更浓。去年5.12大地震后,茶厂被震坏,在恢复生产自救中,有些工厂只能在临时厂棚里生产。此事被媒体披露后,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表示愿意到北川投资茶厂……

  可以这样说,北川的茶,除了浓浓的茶香之处,还有另一种芳香,即爱的芳香。今年,山东等不少地方,专门推出“喝北川茶”的爱心活动,人们把喝北川茶视为支援灾区恢复生产建设的一件事来做,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行动啊。在去年的抗震救灾中,中国人创造了一种“抗震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今,这种精神,然在默默地发扬着。

  秋日,我邀朋友到乡下游玩,特地带上北川秋茶,我要让秋色配秋茶,品赏秋情秋韵。几个朋友依河边而坐,边垂钓边赏秋色边品秋茶。品茶时,我问朋友,今日之茶,有何特色。一位朋友说,舌根虽然微苦,但苦后甘甜,喉咙生津,唇齿留香。我是第二次品尝秋茶,我用心灵去品尝,都市里的烦躁,被浓浓的秋茶涤释而去。静品秋茶,更感到它的芳香。而喝北川的秋茶,我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另一位朋友问我,这是什么茶?香气飘飘,我好像没喝过。我说,这是北川刚刚采制的秋茶。朋友说,真想不到,茶香不怕秋。

  我说,这茶,是朋友回北川老家时,特地带回给我的。我把朋友买家乡茶视为支持家乡灾后重建之事告诉大家。他们听后,更为感动,都说,北川灾后重建已一年多了,咱们支持灾区建设的心不能冷,回去后,要发动更多的人喝北川茶。支持灾区重建,从喝茶做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