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博会上,企业展位越来越讲究,装璜精美,结构设计也颇费匠心。看得出来,展位和企业形象广告深受企业重视。然后,仔细观察,却发现有太多的“雷同”——色彩雷同,广告语也雷同。其实,这只是企业广告的一个翻版,产品包装和场外广告也没有避免雷同的弊端。
各种展位、包装和广告中,放眼望去,都是一色绿油油的茶山。如果非要寻一点差别出来,那就是山腰和山峰的差别、采茶女人数或神态的差别。本来,在绿茶第一大国,用绿色表征绿茶也无可厚非。可是,所有的企业都用绿色,又怎么能凸显出企业自己的特色呢?看着绿色的广告,难免让人觉得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满街的军装绿。为了彰显个性、与众不同,即使是绿茶企业,也该考虑考虑非绿色的广告色了。
再看看广告语吧,“国茶”、“皇家血统”、“尊贵”等字眼处处可见。看多了,消费者难免觉得遇到了李鬼,李逵受到波及也在所难免。甚至于,“国茶”等尊贵的词语,会在某些消费者心目中成为李鬼的代名词。如果这样,李逵还是改名的好。远离是非地,另辟广告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与这些显赫的广告语连在一起的,往往是标榜尊贵血统的大红深紫。有经验的观众,即使不懂设计,大概看到背景,就能想到广告语;看到广告语,也就能猜到背景色了。正应了那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色彩和广告语上,消费者都盼望着企业能有更多的创新,有更多惊世骇俗的创举,创造出更精准的“卖点”,为消费者奉上“眼前一亮”的感受。
(在日前某茶博会上,知名策划专家王克祥现场点评了多家企业的广告策划,参见本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