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3日6时,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已经确认104人遇难,还有4人下落不明。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3日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新兴煤矿发生爆炸,当时有528人在井下作业,420人成功升井。经过搜救,已发现104具遇难矿工遗体,搜救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事故原因经初步分析为:由于113队施工的“三水平二石门后组”15层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风流逆向,瓦斯随逆向风流进入二段钢带机机头硐室,发生瓦斯事故,波及井下作业采掘工作面28个。
事发矿于1917年开采,2003年改制。矿井核定年生产能力145万吨,今年前10个月实际生产原煤109万吨。据称,此次事故是“建局以来最大的灾难”,在龙煤集团的重大矿难中,仅次于2005年七台河矿难。
救援:420个矿工得以生还
矿难来临时,矿工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架起昏迷的工友撤离,还为别人留下了逃生的信号……
瓦检员——
16号掘进队瓦检员范明华发现便携式瓦检仪突然报警,立即召唤工友撤离,同时切断了工作面的电源。紧接着,他跑到信号区拨通地面调度室电话。此时,电话信号中断。他又联系到邻近17号和218号瓦检员,几位瓦检员带着30多名矿工顶风按避灾线路辗转撤离……
不幸的是,当接到检查井下瓦斯来源通知的救护大队驻矿四中队赶到钢带机入井口时,冒顶已经发生。队员接领导指示后即赶往北部人车井入井探查。
据了解,瓦斯爆炸前升井的200多矿工,是在瓦斯检测员带领下成功升井的,这个过程中有6名检测员牺牲,其中包括他们的书记和副队长。
矿工——
第一采煤区11号掘进队的王乃会瞅着一股黄烟扑来,立即用围脖的毛巾捂住口鼻,并用随身带的水润湿了毛巾,躲过了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劫。此时,身旁的一位工友林茂海被熏晕,他赶紧往老林脸上洒水,连拖带拽地往外架。
探知瓦斯超限后,219掘进队瓦检员王世利和队友们迅速撤离,行至“三水平二段钢带机”处,发现钢带机道已被摧毁,而这条钢带机道是他们正常的避灾路线!王世利和另一瓦检员潘治斌意识到:只能走入风道北大巷!王世利掏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路石上书写“此路不通,请走北大巷”,提醒其他工友。
抢险队员——
二井口是出事工人的下井口,也是出煤口。据矿工介绍,井口部混凝土近40厘米厚,爆炸后却“烂得像豆腐一样”。
接到事故报告后,龙煤鹤岗分公司和新兴煤矿立即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作为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副总工程师、事故救援指挥部成员,张振龙21日2时50分许赶到新兴煤矿,4时许便在井下一水平工作面建立了井下现场指挥部,其间多次带队进行搜救。
全力搜救之下,不断有被困矿工升井,伤者被陆续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安综)
处理——
黑龙江龙煤集团21日撤销岳超胜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矿长、刘宗团副矿长(分管安全生产)、董钦奎总工程师的职务。
整顿——
黑龙江省政府22日在鹤岗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对2008年已列入公告未关闭到位的矿井必须在11月底前关闭到位,列入2009年关闭的矿井必须在年底前关闭到位。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要目标不动摇、力度不减弱,要排除一切干扰,打击官煤勾结,铁腕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矿。
善后——
中华全国总工会22日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同时,全总下发《关于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工作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紧急通知》。 (李彩琴)
相关言论:
煤矿国有化就能减少矿难?
此事发生在山西煤矿大规模国有化之际,具有特别的警醒意味。人们相信,随着煤矿规模提高,尤其是由国有企业开采,矿难就可以减少。 鹤岗新兴煤矿特大矿难提醒人们,这种想法不能成立。证据已经足够多了:矿难并不青睐私有,死神也不畏惧国有。 (秋风)
从鹤岗矿难看问责
安全工作说到底就是追究责任的问题。问责,就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文字中,我们必须要看到实际行动。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了,那间接的呢?众所周知,在当前一些特别重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的背后,往往存在法定监管部门不依法监管、监管不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齐光瑞)
频发矿难是一种耻辱
笔者认为只有很好的发挥人大监督制度,由人大成立煤矿安全专门委员会,用人民代表的权利来约束监督与问责安全执法,以此来结束矿难频发这个让全中国人都感受到的耻辱!重视生命不是拿来作秀的口号!矿工的安全和其他公民的所有重大权利一样,必须受到同等的保护与重视,这才是和谐社会本质的具体体现! (龙城小争)
记者手记:
周六,《朝闻天下》,当听说鹤岗新兴煤矿139人被困井下时,心里咯噔一下子。又是年底,又是国有大矿。而之后死亡数字不断攀升,让人们心里的痛也越来越重。我们不否认国有大矿在安全设施、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但是为什么条件好了,国有大矿依然发生事故,而且一出事故就是死伤重大的特大事故。我们看到在煤炭资源紧缺、雪灾冰灾情况下国有大矿身上的重担,但是,我们也意识到无论怎样的利益驱使,也不该用矿工的生命作代价。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国有重点煤矿原则上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而新兴煤矿为何有528个矿工下井?
此时,当我们看到“新型煤矿早在2006年,就使用虹膜考勤系统,它也是黑龙江省内煤炭系统最早应用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虹膜考勤系统的矿井”、“今年,该煤矿还因安全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被选定为中韩合作‘煤矿防灾三维信息系统’项目示范企业”的报道时觉得有多少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