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世界和谐茶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联合国馆广场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活动组委会组织的“世界和谐茶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由40多个联合国组织共同参加的联合国馆同样采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展示方式。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多元融合,在弥漫着中国茶香的联合国馆得到了最好的展现。联合国参加世博会的目标是展示联合国各机构所推动的并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关的全球“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同时,通过联合国机构参与实施的各类项目及计划,展示联合国在中国的成功运作。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合”思想。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茶饮料一统天下的世纪,那么,这一世纪文明的精彩对话将是以茶为载体,以茶文化的和谐思想汇集各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真知灼见,承载人类对“和谐世界”的架构以及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中国茶文化是构建“和谐”与形成这种共识的最好的“润滑剂”,也是最有效的载体。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大家庭,有着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的优势,彼此该怎样相处?是竞争、斗争,还是合理竞争,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中国茶文化选择了“和”——“君子和而不同”。以世博十大名茶在联合国馆的活动区倡举世界各国人士参与的世界“和谐茶会”,将成为世界上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茶会,必将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在这里,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互相奉茶、敬茶和互相礼敬的方式,突出人类要和谐相处、和睦友善、诚信待人的思想,显示出“以小我融入大我”的茶道精神,用茶一样的平和心情,把心灵美好、人生美好、自然美好全部注入到世博的一壶茶中,继而达到“世界人民大团结”根本目的。“世界和谐茶会”实际上是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世界和谐茶会”所表达的精神是:在当今世界以和平共处为依托,以对话交流为主要方式的活动中,茶文化作为一种漫长的历史现象永远将继续存在,并将在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需要这种文明的对话! 

  国家馆与国际组织馆,是各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参与世博会最主要的渠道。而联合国馆作为国际组织馆,无疑是最亮眼的闪光点之一。本次联合国馆将向人们充分展示联合国各机构所开展的活动,展示其通过什么样途径来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城市民众生活,尤其是展示联合国如何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茶文化无疑将成为或影响联合国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联合国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邀日本茶道主流派千利休后代千玄室先生做客联合国总部,以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思想背景,给联合国各国官员上了一堂“世界需要和谐,人类需要和谐”的生动一课。联合国官员认为,东方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他们认为,中国茶文化有儒家的治世机缘,佛家的淡泊节操,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凝聚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经典代表,其文化精髓中的一个“和”字,应该渗透于联合国各组织的各个层面。茶文化主张“以茶修德”、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基本思想,强调“和谐”、“和敬”、“和美”、“和平”、“和廉”、“和爱”、“和气”、“和俭”、“和善”、“和解”的义理;强调“茶道即人道”、“平常心是道”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美善统一”的茶艺美学思想;强调“精行俭德”、“德博而化”的人道思想,包含着“立于礼”的修养方法以及“理解”和“沟通”的人际关系内涵。中国茶文化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主张完全符合联合国所倡导的“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谐”理念,更何况中国茶文化还能融合于世界各宗教不同的价值取向。世界上任何文化体系中没有像中国茶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联合国将以“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进行展示。而中国茶文化也将循着这一主题加上了“一杯中国茶”的思想,由此变为“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概念。中国茶区展馆位于国际组织展区的黄金地段。联合国馆的主色调将是独特的“联合国蓝”配以茶绿色,联合国蓝和联合国的标识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基础,代表着人们所渴望的和平、有尊严的生活和相互尊重,而中国茶绿色则代表着人类生活融于自然的美好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联合馆内部整体设计概念将是一幅在夜幕映衬下的世界地图。而地图下的一杯中国茶则清亮剔透,袅袅茶烟飘弥在夜幕映衬下的世界地图上。联合国馆内的中国茶文化将成为本届世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