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此时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的辐射量渐少,但由于地表贮存的夏季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气温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这不仅十分宜人,对秋播冬作物的生长也有利。另一方面北方冷空气已经具有较强的势力,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从多年平均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农作物可能遭遇寒害和冻害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立冬前后,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失水较多。因此对于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地区,保墒防旱是很重要的。土壤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江西农谚云:“立冬油菜小雪麦”;各地农谚有“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之说。
油菜是我国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水稻多,尤其对磷和硼比较敏感。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11公斤、磷3-5公斤、钾8.5-12.8公斤。缺氮时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少,产量降低。但是氮素供应过多时,也会造成籽粒中蛋白质增加,含油量下降;所以要合理施用氮肥。只有平衡施肥才能保证油菜籽的产量和含油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偏施氮肥,造成氮磷钾不平衡则会明显降低油菜籽的含油率。从当前生产看,磷、钾和硼肥的合理施用均能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和改善油分中的脂肪酸性质。
关于油菜平衡施肥的配料用量与配比。在充分利用有机肥的前提下,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以湖北省油菜生产中的养分管理建议为例,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如下:产量水平200公斤/亩以上:推荐施用氮肥(纯N)11~13公斤/亩,磷肥(纯P2O5)4~6公斤/亩,钾肥(纯K2O)7~9公斤/亩,硼砂1.0公斤/亩;产量水平100~20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硼砂0.75公斤/亩等。
在施肥时期上,由于油菜生育期长,分次施用氮肥和钾肥,可以提高利用率。具体施肥时期:对于移栽油菜:氮、钾肥总量的60%作基肥施用、20%作腊肥(移栽后50天)、20%作薹肥(移栽后80天);而对于直播油菜:氮肥总量的40%作基肥施用、30%作提苗肥(播种后25-30天左右)、15%作腊肥(播种后80天左右)、15%作薹肥(播种后110天左右),钾肥总量的60%作基肥,30%作腊肥(播种后80天左右)、10%作薹肥(播种后110天左右),其余肥料作基肥施用。
当前生产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基肥要深施,促进油菜根系生长。以直播油菜为例,它有明显的主根,侧根不够发达。如果肥料只施于土壤表层,将引导油菜根系(包括主根)只长于土壤表层而不深扎,形成“浮根”,导致油菜扎根不稳,吸收土壤水肥能力下降,并易出现倒苗、脱肥、受旱等现象。
总之,平衡施肥有利于冬油菜的安全、高产和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