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西省抚州市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这三年来的跨越发展,就必须得提到一个人——城郊联社理事长高国林。
高国林今年42岁,2006年8月刚就任该联社理事长的时候,城郊联社还是个“机制死板,债务沉重”的烂摊子。在以他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城郊联社才脱了“贫”,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他眼中,城郊联社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一天天茁壮成长,高国林欣慰不已:“既然身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我不求别的,但只求无愧于心。”
激发企业活力出重拳
高国林深知死气沉沉的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让企业活起来,壮起来。他走访了辖内各网点,对员工思想动态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了解,意识到员工积极性不强、服务观念老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竞争性的企业机制。于是,他大胆地推出了三个措施,重新构建企业机制。
第一个措施是推行强有力的“末位淘汰与上岗竞聘”机制。在城郊联社上下全力贯彻“能者居上”、“靠业绩争得岗位”的竞争意识。基层人员不再缺乏生气,中层、高层人员也不再贪于安逸。第二个措施是制定一套实际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多做多得,少做少得。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干劲,能干事、愿干事、想干事的氛围空前高涨。第三个措施是实行放贷与收贷,分人专管的准则。为了更好地保障联社全体员工的利益,对2006年底前责任贷款过百万的12名客户经理实行专职收贷,不让其再发放贷款。
尽管在推行这些政策时遇到了重重困阻,尽管有很多人来替被免职的人、末位淘汰的人说情,尽管有一些员工跑到高国林办公室大吵大闹,甚至是带外人到办公室寻衅滋事,但他没有向他们妥协,毅然决然“重拳出击”。这些措施实行以后,截至2009年9月,城郊联社的存款额达19亿,比原先翻了近4倍;贷款额达14亿,比原先翻了3.5倍;仅2008年一年的盈余就达到了3200万元。
整顿金融环境不畏险
债务沉重是高国林面对的又一大难题,在他刚就任的时候,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3.85%。高国林带领城郊联社全体员工对截止到2006年9月底的4.03亿元贷款进行了全面清查摸底,对户数6678笔,金额9643万元的不良贷款建立了台账。他还提出了“树立信用典型,严打赖债客户”的口号,鼓励客户自觉还贷,号召全体职工清收贷款不畏艰险。
自2006年9月底至2009年9月底,账面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5518万元,占比由23.85%降至9.64%,下降14.21个百分点。
高国林说:“要想打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还必须树立信用典型,鼓励客户自觉还贷。一个模范的带头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那些有威望又信用良好的农户给予优先贷款,别的农户知道信用好的更容易贷到款,也就会自觉还贷了。”如今,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自觉还贷已蔚然成风,城郊联社取得了两年来累计15亿元新增贷款的两个收回率高于95%、产生的不良资产占比仅为5%的好成效。
扶持有难客户热心肠
票据业务的开办是城郊联社敢为人先的一大创新。为了给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该联社与沿海城市兄弟联社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来做大做强票据业务。截止到2009年9月已办理票据业务合计693笔,金额6.87亿元,如今票据业务已成为城郊联社的品牌业务,在抚州企业中享有盛名。城郊联社还在沿海城市积极宣传金融服务,让招商引资对象更早的了解城郊联社,以便争取更多的潜力客户。
客户有难,挺身相助。高国林说:“我们是把发放贷款作为一种产品来营销,而不是把它当成是一种权力。不错失一个潜在客户、优质客户是我们的宗旨。”
日久电池有限公司是浙商陈先生在抚州东乡投资4000万元开办的企业,2007年因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贷款,而商业银行的贷款5个多月迟迟批不下来。高国林意识到这是一个优质客户,带领一班人主动上门,发放贷款1880万元,解决了其燃眉之急,使其仅在当月就实现经营利润600余万元。陈先生充分享受到了城郊联社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所以常在浙江商会和朋友之间介绍城郊联社,为城郊联社带来了一批优质客户。因为高国林的身体力行,也使这些理念融入到城郊联社的每个员工中、各项工作中。
现在的城郊联社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原省联社驻抚州办事处主任王学锋称赞抚州市城郊联社说:“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了不得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