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名检修工的价值实现之路


  一名只有技校文化的设备检修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四台矿建矿以来完成技改项目最多的一个人,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他就是现任该矿大型队队长的龚文。

  不甘落后争上游

  1991年,20岁的龚文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四台矿大型队当了一名检修工。大型队管理着全矿12个机房峒室,18台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转,责任重大。可龚文发现,每当发生故障时,由于检修工们技术水平的局限,经常要请老矿的“技术大拿”来处理,这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尽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从此,他把大部分工余时间用在学习机电技术理论上,矿上图书馆、阅览室处处有他埋头学习的身影。在工作中,他不怕脏、不怕累,只要设备一出故障,他就主动参与处理,把不明白的问题随时记下来,下班后抓紧查资料、认真琢磨,就连洗澡、走路也在考虑问题。自己想不通就找机会向老师傅请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懂才罢休。副立井绞车房的电控系统,复杂难懂,光电路图就有好几本,插件更多,要全部弄通可不是件容易事。龚文却迎难而上,和电路图较上了劲,反复画电路图,对照实物查找每个电器原件的位置和作用。几年下来,龚文把绞车房全部电控系统熟记于心,并能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类电路故障。经过磨练,龚文终于成为了全矿有名的“机电大拿”,还被授予“首席员工”的荣誉称号。

  积极动脑搞革新

  龚文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围绕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进行技术革新。2001年,针对大型队副立井因信号不清,经常造成出入井人员抢罐这一现象,龚文经过研究在副立井上下井口安装了安全红灯与钟铃,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杜绝了员工抢罐这种不安全隐患,直到今天,虽然上齐了声光语言信号,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但是由于安全红灯与钟铃安全作用好,至今依然留用。大型队的压风机是四台矿掘进队组的风动工具动力源,过去高压油开关由于频繁起动经常烧坏触头,针对这一现象,龚文成功地将高压油开关改造为ZN-630型真空断路器,不仅降低了事故率和维修量,提高了开机率,还消除了高压油开关经常换油的弊端,每年为矿上节约了30多万元。2006年,龚文革新完成了副立井绞车反车保护装置和绞车急停献压装置,这两项装置的成功设计安装,极大提高了绞车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员工上下井的人身安全。针对402盘区水泵底阀因软拉水而造成灌不起引水的现象,他对水泵弹性底阀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他还革新完成了中央水仓水位声光语言报警装置与FHI型弹性梁托罐装置的设计,高分子材料修补和涮镀风机轴承,以及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改造等项目,获得了矿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计付出当榜样

  大型队所负责的中央泵房担负着全矿井下排水任务,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不能按时完成矿上布置的任务,就会影响到矿井的正常开采和衔接。在一次402盘区11#层排水时,井下一台水泵发生故障,必须将深埋在水中的几十公斤重的底阀移出水面进行抢修。当时水深已超过水靴高度,如果水泵得不到及时维修,水位会更高,后果不堪设想,龚文接到电话后匆匆下井赶到现场,二话没说,毅然跳进水里,在冰凉的水中,咬紧牙关硬是将水泵底阀托出水,待大伙将他拉上水时,他的腿几乎失去知觉,但他在原地活动了几下,又抓紧投入到维修底阀工作中。水泵底阀不到半小时就修好并恢复了正常的运转,而龚文却累得坐在了地上。

  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天下着大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龚文从梦中惊醒,南山绞车房的绞车司机报告车房发生故障,龚文接到消息后立即起床,顾不上穿雨衣便一头冲进雨里。当他赶到南山车房时,顾不上脱掉已经湿透的衣裳,立即投入抢修工作中,爬在水泥板上一干就到大半夜,直到绞车恢复正常运转,他才放心离开。

  在402盘区12#综采工作面排水工作中,龚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勇担排水任务,在8个月的排水工作中,他不畏辛苦,在一次抬排水管路时,不慎将腰椎拉伤,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并主动放弃了作为特等劳模到南戴河疗养的机会,直到排水任务圆满完成。

  ……

  龚文就是这样,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张登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