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苯胺市场在受到下游需求增加、原料涨价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和推动下,苯胺在诸多化工产品中“独树一帜”,率先回暖,在金融危机的逆市中,取得了量价同步回升的优异表现,形成了化工产品中的独特“风景线”。
作为国内单套装置产能最大的苯胺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天脊集团方元公司苯胺装置在销售市场逐步走稳的形势拉动下,生产能力呈现出了一路高歌的喜人局面。
今年2-9月份,方元公司连续7个月(5月份检修除外)月均生产苯胺万吨以上;9月17日,年累计生产苯胺75093吨,打破了2007年保持的75026吨的年产最高纪录;9月份生产苯胺13210吨,创造了今年4月份保持的12251吨的月产量高纪录;8月18日至9月16日,30天时间共生产苯胺13663吨,日均生产455吨,取得了突破设计日产450吨的优异成绩。
一个个“突破”,一次次“创造”,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天脊集团苯胺生产的捷报频传,不仅使方元公司干部职工个个喜笑颜开,而且也让每个天脊人精神振奋,毕竟,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不断刷新的生产纪录,着实让方元公司的干部职工信心倍增。但是,可喜的成绩没有成为方元公司干部职工骄躁的资本。他们化成绩为动力,凝士气为信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今年投产以来的首次系统检修中,方元公司先后对苯胺装置在运行中暴露出的设计缺陷等问题紧紧围绕装置的稳产高产进行了10余项大胆技术改造。
改造后的设备经过运行实践证明,无论是设备技改还是设备更换都无疑使整个苯胺装置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高产稳产成为检修后方元公司结出的“最甜硕果”。
“工作求精求实,制度措施求全求细,标准要求求严求高。”这是方元公司的工作理念。
苯胺作为一种重大危险化学品,无论在生产还是储运过程中,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为此,方元公司构建了网络化、梯次化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通过各种台账的电子网络化管理、安全环保员配备到每个班组,实现了安全管理“触角”深到基层,高效运作的目的。此外,每周两次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每周一次的综合检查以及经常性的反事故演练,都为设备的安全稳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生产组织上,方元公司同样采取了重心下移的策略,通过每周三次召开生产调度协调会,使每个生产指令准确及时下传到操作人员 ,每个生产的细微变化和工艺指标的异常波动都能及时向上反馈。此外,以班组为单位的成本小指标考核等工作的有效开展都推动了装置的稳产高产。
在一系列精细管理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方元公司各项消耗和排放指标都有了明显下降。V104加碱调整由原来的0.6m3/h降至目前的0.1m3/h,催化剂平均用量由2008年的14g/t,降至目前的12.6g/t,最低用量达到10.6g/t;冷凝液等副产品的排放也达到了新的标准。
“市场情况有时我们无法把握,特别是今年的形势更是无法预测。但是生产的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一手抓稳定生产,一手抓节能降耗,坚持以销定产,以效定产的生产策略,为天脊集团的逆市发展再立新功。”天脊方元公司总经理秦尚杰信心十足地说。
据了解,天脊苯胺装置目前正在以108%的高负荷平稳运行,新的生产历史纪录正在等待着“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天脊人去再次实现和跨越。(申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