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江)日前,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灌溉施肥培训班暨节水农业论坛”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土肥站、黑龙江农垦、新疆建设兵团以及部分专家近15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研讨。
作为用水“大户”,中国农业用水的科学利用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与此同时,肥料的大量流失、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面源污染等现象也向人类亮起了警示灯。不言而喻,探索节水、节肥的农业新模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节水农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其关键在于各个层面是否重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说,有些省区认为节约水资源属于一个从属地位,其实并非如此。虽然一些南方地区的降雨比较大、水分也比较充足,事实上由于南方作物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季节性缺水甚至长期缺水现象一直存在。高祥照说,水、肥的高效利用是中国农业的必由之路,灌溉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则是实现节水、节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也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只有做到水、肥、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令人可喜的是,由于灌溉施肥为农民减少了肥料投入、省工省力、还能增收,农民已经开始意识到灌溉施肥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寻找节水、节肥的技术和设备。市场需求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动力,更促使技术专家对于水溶性肥料以及抗旱剂、保水剂、长效肥、有机肥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良。高祥照说:“目前在技术方面有很多新突破和新发现,希望在面向农民、针对不同区域实行灌溉施肥的技术规程方面,把一系列的技术基础打牢。”此外,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资集团以及北京富特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来对水溶性肥料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为水肥一体化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前提。
据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职能部门,近几年来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以及有机肥推广等多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如今,对于水肥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必将促进水、肥的有机高效结合,也将使传统的施肥理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高层面的关注与支持,也让积淀了十几年的水溶性肥料破壳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