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围绕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在业务规划、产品创新、信贷流程、重点环节、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实施贷款精细化管理,着力推进贷款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力地提升了整体信贷工作水平。截至2009年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110.21亿元,较年初增长18.84亿元,增长20.62%;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近三年持续实现“双降”。2007、2008连续两年被山东银监局评为“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规划精细化。该行每年都在总结分析信贷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下一年度的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使其成为当年信贷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该行还通过信贷主管会、信贷调查、信贷运行分析、内审检查等多种方式征求对信贷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当地经济状况,进行精心谋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明确年度信贷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措施,使信贷工作意见成为年度信贷工作的“总抓手”。
产品设计精细化。该行立足于服务区域客户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为使信贷产品更加符合客户差异化需求,该行在产品设计时注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力求产品特色化、操作简便化和风险可控化。该行设计推出“润丰惠万家”社区居民贷款时,考虑到社区居民居住集中,具有一定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和用款急、散等特点,将社区、居民信用评定因素进行科学分类设定,对评级授信指标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实行集中评级、集中授信、集中审批的“三集中”模式,体现了严授信、宽用信的信贷特色和阳光办贷、效率提升、风险可控的目标。
环节控制精细化。他们推行“五查、四看、一走访、十确认”制度,即查互联网、纳税凭证、用电量及电费缴纳情况、银行账户、央行征信系统,看经营要件、账务与实物、生产设备、生产现场,走访工商、税务、电力、同行、当地干部与居民,确认产品合法性和竞争力、市场销售是否良好、经营是否正常、现金流量是否正常、信用状况、经营资质、账务真实性、是否有生产能力、管理是否科学规范、企业负责人资信等。
队伍建设精细化。该行将信贷业务培训制度化,加大对信贷人员的学习、教育力度,对培训内容组织严格的考试和通报,并建立积分制度,实行持证上岗。此外,该行还严格落实信贷人员工作日志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对“五条高压线”:即发放顶冒名贷款、超权限审批发放贷款、逆程序或减少程序发放贷款、贷款失去诉讼时效以及贷款转保证金的,一经发现并查实,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