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清华大学教授蓝棣之在成都茶馆读书


  我在成都工作过15年,说到读书,四川的茶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尽管成绩好也没有被大学录取,所以高中毕业就做了工人。工人是要过礼拜天的。我们工作的地方在四川的一个小镇,小镇上有家茶馆,茶馆门口有许多书卖。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个地方,竟有许多顶尖的文学期刊。1958年,在四川的一个小镇,在社会这样动荡的情况下,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利用这个茶馆,我常常是买一杯茶,在里面读书。对这些期刊的阅读,让我有了进修文学的最初想法。当时我在这些书里读到,中国文学所的所长何其芳站在新诗的立场,与一些学者有过论争。尽管大家都出来批判他,他却可以一一反驳,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他有话语权。作为文学所的所长,他所在机构下有一份期刊,这就是他发表观点的阵地。当时我想,我一定要学文学,一定要有何其芳这样的话语权。有话语权、能够用权威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我继续求学的动机。

  我喜欢茶馆里的气氛,找到书看是一种享受。“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购得清河一卷书,古人与我话衷曲”。这是我的老师唐弢先生的最高理想,我也喜欢这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