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薛 城 特约记者 马志伟)“土楼走进北京城,茶叶飘香天安门”、“福建土楼名扬四海,南靖茶叶茶香飘九州”、“生态南靖山水美,土楼故里茶飘香”……10月22日以来,一条条醒目的横幅、拱形门自南向北在华北茶叶重镇、北京市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一路排开。伴随着初秋茶市的繁荣和复苏,福建省南靖县茶叶推介会于10月23至25日在马连道国际茶城广场举行。
10月24日上午推介会隆重开幕。开幕式前,北京国际茶城广场双狮争舞、秧歌放彩。在热烈的气氛中,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领导,一一观赏南靖县茶企展位,品尝南靖土楼生态茶,与参展企业代表合影留念。
推介会上,满堂香等6家马连道知名企业,与南靖县茶企签署了1550吨、价值3亿元的购销协议,为南靖生态茶秋季茶市谱写了良好的开端。
南靖县既是闽南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又是世遗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主要遗产地,堪称“土楼王国”。境内拥有土楼15000座,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楼群就坐落在南靖县书洋镇。历时三天的展销推介活动,以“南靖生态茶,福建土楼情”为主题,设茶叶展位18个,土楼文化展位2个,将土楼文化与茶文化融为一体,吸引了320家茶商代表和近万名市民前来参会、参观。
目前,南靖县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第二大生产县,已经申请注册了“南靖乌龙茶”集体商标以及“南靖丹桂”、“南靖铁观音”两个证明商标。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2万吨,产值16亿元。南靖茶叶主要有铁观音、丹桂、竹叶奇兰、金萱、金观音、软枝乌龙、八仙等20多个品种。该县注重发展生态茶叶生产,目前已有2家茶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18家茶企业通过QS认证,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6000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15000亩。出产的茶叶形优色美、香高味醇、神韵非凡,品质独特,近年来先后在全国、省、市各种茶叶质量评比活动中获得30多个大奖。全县先后创办汇全、茶农世家、南香、三家村、御品等32家龙头企业,3800多家茶叶初制厂,申请注册了“汇全”、“茶农世家”、“韵之合”、“南壶香”、“树海瀑雾”等90 多个商标。
“我们十分高兴,能够在北京马连道隆重举行南靖高山生态茶展销推介活动,广泛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南靖县县委书记陈忠厚说,“南靖县历来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的意见》,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空调、电脑温控等种茶制茶新技术,主推高山生态茶,茶叶质量不断提升。南靖人民欢迎国内外游客前来南靖,领略世界文化遗产土楼遗址的风采,参观全国唯一的甲骨文片博物馆,品尝南靖高山生态茶。”
宣武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和“宣南文化”的孕育地,集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会馆文化等为一体,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茶文化是宣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马连道作为宣武区的茶叶特色街,现有10个茶城,1400多户茶商,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已成为华北地区茶叶贸易中心,其辐射范围远至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是全国茶叶品牌走向世界的金桥。
宣武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杜灵欣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北京国际茶城是一个高起点茶贸商城,在马连道茶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相信,通过本次推介活动,将大幅提升南靖茶在北京和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我们真诚地欢迎南靖县成为宣武区和马连道的亲密朋友,成为区域经济成长的战略伙伴。马连道是中国茶产业的一片热土,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的将是美好的明天。”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本报等媒体的联合采访时,南靖县县长张翼腾说,“2008年,全县茶农户均增收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来自于茶叶。南靖县政府将继续加大茶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南靖县域经济发展。”
“南靖素有闽南乌龙茶‘品种园’之称,南靖县茶企与首都客商会聚一堂,共饮南靖名茶,齐商合作大计,意义深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致辞说,“这次推介会,不仅扩大了南靖茶在北方地区的影响,也将进一步促进马连道茶叶市场的繁荣。我相信,本次推介会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积极向广大消费者推介南靖名茶,为南靖茶叶培育更加广阔的市场,促进南靖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张思卿(中)在南靖县委书记陈忠厚(左)、县长张翼腾(右)的陪同下视察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