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60年的发展历程,是在逆势中奋起、在困境中抗争、在风雨中前行、在危难中作为的历程。纵观农信社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一:6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要坚持以发展统领全局,加快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农信社目前正处于改革阶段,改革使一些潜藏很深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如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等。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在改革中解决。
启示二:6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改革不动摇。农村信用社走的是一条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实践证明,改革是农信社发展的动力,改革每深入一步,生产力就发展一步。在农信社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坚持改革道路不动摇,在改革中试错,在改革中纠错,在改革中发展。通过改革,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引入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实行产权结构多元化,帮助农信社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实现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启示三:6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信社要根系“三农”,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农信社“立足‘三农’”既是国家支农政策要求,也是农信社60年的发展史和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农信社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三农”的发展史,农村信用社与“三农”之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只有“三农”经济的发展,才会有信合事业的兴旺发达,农信社60年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启示四:6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信社改革发展要务实创新。2003年以来,农信社改革开始出现比较生动的局面,其中一个原因,即在于发挥各地的创造精神,尊重各地的实际和自主选择权利,不再为全国制定统一的目标模式。这就是“因地制宜、多元并举”的改革战略。今后农信社改革发展路上,还应鼓励各地在改革中焕发出创造性,使整个改革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同时,也要赋予各农信社(尤其是县级联社)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使它们在改革过程中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产权结构、经营方式和内部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