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千万个人有千万种说法。无论贫富贵贱,逆境坦途,只要你降生到这个世界,就与家发生着关系,丝丝缕缕无时不萦绕在心间。查遍汉语词典,关于家的解释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山东省临清市瑞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经理朱晖的心目中,自己经营的农资事业却好比是一个温暖而又祥和的家,是一生平凡而又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想换车却一直拖着
生长于一个普通军人家庭的朱晖,从小养成了一种开朗、率真的性格。2001年,进入临清农资公司上班后,相继从事过报关员、业务内勤、外贸主管等工作。2003年,当农资公司即将面临改制和自己要下岗的消息传来时,坚强的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更没有放弃对平日里最熟悉工作的热爱和梦想。“为何我的心中如此迷恋农资,因为我对这片领域爱得深沉。”朱晖告诉记者,从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接触农资,这种感觉只有做农资的人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切和直接。从农资公司出来后,朱晖立即找到了单位里最好的兄弟常勇,两人都同时感觉:这一行最熟悉,丢掉还真有点不忍心,不如自我创业,成立属于自己的农资公司。思路要靠行动来支撑,说干就干,而瑞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仁不让地就成为两人梦想迅速腾飞的平台和起跑点。
经营农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朱晖感觉日子过得一直太紧,这几年虽然有所收益,但每当开拓市场时,都感觉手里的钱总是紧巴巴的。从经营第五年起就想换辆好点的轿车,而一直拖到如今还是那辆公司成立初期购买的桑塔纳。朱晖总是希望等销售量继续上升一点、市场面积扩大一点,再改变现在的条件。但是每当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区域,他就会感到捉襟见肘,心中情不自禁地会意识到:明年又要拿出更多资金储备产品,若是能将钱节省下来,或许能在今后的事业之路中走得更加稳健和扎实。
最喜欢《羊皮卷》
朱晖告诉记者,经营农资的这九年,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从未想到,但心中最深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身体上的累是次要的,更主要的还是精神乏累。”朱晖说。做农资的这些年,他深深地意识到要把一种好的肥料真正推荐到农民手上还需下更大的功夫。他表示,农民文化素质低,购买辨别能力较弱,加上市场上的假冒农资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导致了农民兄弟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农资基层经销商,如果没有更好的营销方法和专业服务水平,工作起来将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困惑和失落。为了解决摆在眼前的烦恼,平时他会抽出时间去书店转转,购买一些营销方面的书籍进行及时“充电”。朱晖说:“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羊皮卷》,里面的一些经典案例和平时碰到的营销苦难很对路,作用相当大。”
而说到这些年来收获的快乐,38岁的朱晖顿时兴奋起来,仿佛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和自豪。他呵呵一笑:“只要看到农民点头时的微笑,我就高兴。”9月8日上午,众德多功能长效肥棉花示范村建设总结交流会在山东省临清市金郝庄乡戴庄村成功举行。他告诉记者,在众德集团的帮助下,这是一次自己举办最成功的农化服务活动,好的肥料如此畅销,就像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后农民用得舒心,经销商卖得舒心,那种酣畅的感觉比吃了蜂蜜还甜。
和农民“称兄道弟”
“做农资这一行,说大了是一种实现理想,说小了,就是踏踏实实卖真货,赚良心钱。”朱晖一直坚持认为经营农资就是在经营一项事业。他深深地意识到,成功殿堂的大门永远只会为那些勤奋、刻苦的人敞开。因此,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在当地的冠县、临西、清河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见他和当地的棉户深切交谈。时间长了,一些熟识的农民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家人,有时一见面便会自然亲切地叫上一声:“嗨,兄弟来啦!”
朱晖告诉记者,他下岗前工作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办公室,创业后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农化服务人员。所以他逐渐转变成一名熟悉销售、服务、管理的“特种兵”。他笑着说:“我的性格特点就是急,有的时候工作往往考虑不周全,这还多亏了周围的朋友和家人耐心的帮忙和支持,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不求走的太快,只求走的稳当。”
在临清市纺织工业办公室工作的韩卫东是朱晖从小玩到大的“铁杆兄弟”。这些年,他熟悉的朱晖既变了又没变。变的是个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蒸蒸日上,没变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信条从未改变。韩卫东告诉记者:“我见证了他从起步到辉煌的全部历程,他性格中固有的那种老实令他收获这一切我一点都不惊讶,艰难走过的这一路,的确不容易啊!”
拥有梦想诚可贵,实现梦想价更高。从一个一年仅卖几百吨的化肥店,到现在成为一个覆盖十几个乡镇,年销售化肥上万吨的农资公司,而这一销量还继续在呈直线上升。朱晖和他的伙伴常勇在农资天地里继续不停地实践和创新,依托品牌企业、精心网络建设,再加上周到的农化服务,6年来瑞丰公司不仅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也赢得了农户和基层经销商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