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湖南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行业协会为纽带、开放办社吸纳企业参与等方式,多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参股、领办的专业合作社73个,其中工商登记17个,拥有注册商标12个,全年带动农户4.67万户,实现销售7.05亿元,年助农增收2.3亿元。
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一是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湖南市南县鑫欣渔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给农户供应鱼饲料,回收销售农民的鲜鱼,通过基地示范和技术服务,发展农户2580户,养殖面积4.5万多亩,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区域和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创新了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阳区咯咯嗒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上规模的生产示范基地5个,蛋鸡11万只,年加工饲料2万吨,在市区设立鲜蛋销售和饲料供应窗口6个,并为周边4县(区)15户蛋鸡养殖户提供饲料加工、生产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息等,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普遍存在的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懂、产品难销等问题,构建起了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三是促进了农民工的安置。通过合作组织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好的岗位,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就近就业。桃江泗里河瘦肉型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养殖饲养员、加工员、信息销售员、兽药销售及诊治防预员、运输建筑等3200多个就业岗位,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就近就业。
四是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沅江苎麻经济专业合作社研制开发的泰源牌机械剥麻机,已申报并获国家专利,极大地提高了麻农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 (益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