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18岁,集资代劳到供销合作社做起了合同制的临时工。领导把我安排在农资部上班,每月工资130元。庄稼汉个个很朴实,喜欢我这个毛头小伙子,我对他们也热情周到,听他们讲村子里的人情世故,像忘年交的朋友一样,相处得很融洽。有时,我帮那些老人送货到家,他们还很好客地留我吃饭。
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到了1996年,单位不得不转换机制,把柜台承包给职工个人经营。在别人纷纷离开的时候,我自愿留了下来搞起了承包,因为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份工作,喜欢上了与老百姓打交道。承包后,有些村民认为,供销合作社的柜台承包给私人,化肥农药的质量无法保证了。我为了使村民们还一如既往地相信供销社的农资,一边自学化肥农药的使用知识,一边请教种田能手怎样科学种田,从学习中得到经验,再把经验传授给农民。没想到我这一举动不但保住了原有客户,而且还吸引了以往认为供销社的价格高、服务差的农民。
供销合作社承包3年为一个周期,到目前我一共承包了4个周期。我虽然是个临时工,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真正的供销合作社人。(作者现供职于安徽供销合作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