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写道:“从军18年的周华,1991年,以副团职中校军官之身,转业来到原商业部机关。两年之后,在国家机构改革中,被分配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当了一名业务员。在这个外人眼中的‘收破烂’行业,周华一干就是15年,他的原则是‘组织叫干什么就干好什么’。”周华参加过氢弹试验等重大军事任务,荣立过三等功,曾被评为“学雷锋先进标兵。”
在中再生公司,一次,他们将一批收上来的废钢自临沂发运至上海宝钢。周华途中突患痢疾,上吐下泻,长途车只好将周华送到了医院治疗。第二天,周华感觉好了一些,又继续赶往宝钢。返回临沂,令同事大吃一惊:原本高大健壮的身体竟瘦了一圈!就这样,周华往返于临沂和上海之间,一举打开了当地市场。
2000年,中再生公司所属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业务萎缩,生存艰难。公司领导决定调整其领导班子,任命了新所长,周华任所长助理。周华协助所长,很快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几年下来,全所面貌为之一新。
2004年,中再生公司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决定在江苏常州建立全国最大规模、最为规范的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公司经研究认为,只有周华才能担此重任。这个消息,却让再生所所长急了,职工群众急了:“人家都是越调越近,周华怎么就越调越远”,所长甚至说,“我去跟公司领导好好谈谈,你家有那么多困难,还是换别人去吧。”周华却说:“领导定了,我还是去吧。”
其时常州办事处上下人心不稳。周华到常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管理,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他组织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并把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贴在各自岗位的墙上,便于监督执行。周华坚持把合作方必须依法经营作为合作条件,并全面了解对方的经营规模、纳税、盈亏、用废量等信息。厂家和客户慢慢摸到了周华的“脾气”,那就是必须依法办事,诚信经营,别想找什么捷径。
周华认为,要做到廉洁,就必须重视小节。常州货场经营部经理要给周华报销手机费,可周华认为,工资里已经有了手机通讯费这一项,不能再报销这项费用。他到利废企业考察从不在企业吃饭。他认为,吃喝在一起,说话不硬气。日子一久,那些私企老板们从认为周华“琢磨不透”、不可理解,到由衷地佩服、信赖。
在周华的带领下,常州办事处经营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与周华上任前的2004年相比,经营规模增长了5倍,实现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1/4,名列中再生公司各地办事处之首。
周华以永不言止的执着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不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展现着新时代供销合作社人的风采。2007年9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机关党委授予周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总社直属机关广泛开展向周华学习的活动。2008年9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各大媒体纷纷派记者对周华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吴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