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北京老舍茶馆见证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精彩的20年。老舍茶馆自身也从1988年创建时一个仅有500平方米的小茶馆,发展到营业面积3600多平方米汇聚老北京野茶馆、书茶馆、清音桌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六大传统茶馆形式,集中华茶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一处京城文化地标。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老舍茶馆不断汲取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养分,在“文化绿洲”中踏歌前行。丰富的中国元素、浓郁的地方风情、精致的文化产品,氤氲着文化气息,吸引着众多四海宾朋。成为海外华人寻根,海外宾朋了解北京风情、中国文化的体验之地。
1992年5月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1992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5月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王鼎昌、1994年美国前总统布什相继到访老舍茶馆。时至今日,一方小茶馆,已经累计接待百余位各国元首政要、300余万位中外宾客,成为中国文化展示的平台、展示邦交友谊的大舞台。
2002年8月,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路德维希·毕灵格在观看过老舍茶馆文艺演出后说:“衷心祝贺你们的节目能在这样的小舞台表现出如此多样的传统艺术文化,祝愿你们将来会更好,非常感谢。”
20年来,老舍茶馆在圆满完成历次国宾重要接待任务的同时,也创造了多个“第一”。奥运之年,老舍茶馆成为第一个在同一时间接待3位国宾的茶馆。2008年8月12日,拉脱维亚国家总统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萨摩亚国家元首图伊阿图阿·图普阿·塔马塞塞·埃菲和汤加王国首相费莱蒂·瓦卡乌塔·塞韦莱齐聚老舍茶馆。当晚,在埃菲元首步入演出大厅来到前排时,随行人员看到汤加王国首相费莱蒂·塞韦莱先生也在场,立即上前致意。同为北美岛国的两位国家首脑可能都没想到会在老舍茶馆不期而遇。彼此间互致问候的场景,让老舍茶馆瞬间变成了一个国际外交舞台。塞韦莱首相这已是继2007年4月之后,第二次来到老舍茶馆。
2005年11月3日,俄罗斯前总理弗拉德科夫夫人叶连娜·弗拉德科娃曾到访老舍茶馆,时隔3年后,2008年12月3日弗拉德科夫先生只身前来感受中国文化,与茶艺师学泡中国茶。临行前,他在贵宾簿中写道:“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按照中国传统表演的茶艺,非常高兴地品尝了美味的茶,回到莫斯科后,我要把如此美好的茶艺传递下去。”
2007年4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夫人安妮·罗格女士在观看过老舍茶馆五环茶艺表演后,写下:“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让我们了解了以奥运五环为代表的中国茶。”2008年8月5日,安妮·罗格女士再次来到老舍茶馆,还带来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夫人们一同学泡中国茶。
今天,以老舍茶馆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茶馆,不仅是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品味休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开展民间外交的平台和沟通中外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