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走势依然不是很明朗,那么,业内是如何看待钾肥的价格走势?对于2009年的钾肥进口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策略呢?为此,我们特对钾肥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了问卷调查。
价格走势:
61%认为处于下跌走势
在回答问卷中“您认为目前我国的钾肥价格呈什么样的走势?”一题时,61%的人选择了“继续下跌”,15%的人选择“平稳运行”,只有12%的人选择“已经平稳回升”,12%的人选择“还很不明朗”。
不过对于坚持价格下跌的受访者很多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是认为需求还没有恢复;倒是选择价格平稳运行者给出了较多的解释,认为钾肥由于资源长期紧缺,下降空间并不大,尤其国际钾肥供应商又在执行限产。
进口谈判:
46%认为应该适当进口
在“钾肥进口谈判到目前还没有开启,您认为目前应该进口吗?”一题的回答中,46%的人选择“适当进口一些”,31%的人选择“一粒都不用进”,23%的人选择了“再过两个月看看”,没有人选择“应大量进口”。
之所以大部分选择需要适当进口,是认为国内总体缺钾,虽然今年出现供应过剩,但长期紧缺难以改变,适量的进口还利于在以后的进口谈判中掌握主动权,要着眼长远考虑。
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复合肥企业都支持适当进口,对此,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钾肥价格是复合肥价格的支撑,不进口钾肥将会造成国内的紧缺,但大量进口则会打压国内钾肥价格,农民又经常拿单质肥和复合肥对比,所以希望能够适量进口以稳定钾肥价格,给复合肥发展带来一个稳定的环境。
资源方向:
国内国外开发并重
在“您认为国内生产企业该如何开发国内及国际钾肥资源?”一题的回答中,80%的人选择了“国内积极开发,国外找矿并重”,15%的人选择了“国内限制开发,多到国外找矿”,5%的人选择“国内限制开发,尽量靠进口”,没有人选择“国内积极开发,尽量不寻求外部资源。”
统计数据表明,国内企业对于钾肥资源的认知变得越来越理性,已经开始将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谈判机制:
57%认为比较合理
在“您对目前的谈判机制如何看待的?”一题的回答中,57%的人认为“有一定合理性,应该改进”,29%的人认为“很不合理,应该废除”, 14%的人认为“已经是最好的形式,应该坚持”。
对于如何改进,有被访者表示不能由国内某几家公司代表国内钾盐的所有用户,建议向铁矿石谈判学习;有的则建议进口机制要更加灵活,不必一定一次签订全年的合同,而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随时准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