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供销合作社投资企业阜阳商厦,用近20年的发展历程印证:越是非常时期,这家企业越是能够取得非同寻常的发展速度。
1990年元月1日,阜阳商厦正式开业。用总经理张志峰的话说,阜阳商厦开业就生不逢时。当时,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国家决定紧缩银根,控制需求;加之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此外上世纪80年代末的“抢购风”使消费提前透支,到1990年,形势急转直下,商场业开始陷入发展的低谷。阜阳是个农业大市,人口众多,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起步时期的阜阳商厦找准定位,确定了“中档求全、高档点缀、服务农村、大众消费”的原则,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当年即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位居阜阳第二;接着,销售额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
随后影响较大的事件还有1994年的通货膨胀、2003年的“非典”和淮河大水以及从2008年起的经济危机。但是,无论是哪一次,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在困难时期,阜阳商厦都在危机中发现了生机,抓住了发展的时机。
“非典”时期,商场人流少、客人停留时间短,许多商场几乎停业。但是,那一年,早在3月初,阜阳商厦的领导就了解到广东市场板兰根、白醋大涨价,预感到,在阜阳市场上,与防控“非典”有关的商品如热水器、消毒柜、自行车、电瓶车、微波炉等商品必将热销。当时,为保障供应,张志峰甚至连夜带队去外地联系调运84消毒液。五一前后,防“非典”物品的销售达到高潮,阜阳商厦不但因此获得了可观的商业效益,还因为积极配合政府部署,足量平价供应,平抑了相应物品的市场价格,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赞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经济危机之年,从众多企业2009年的上半年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受危机冲击,很多企业都出现了销量和利润均大幅下滑的局面,然而从阜阳商厦传来的消息却是销售额同比几乎翻番的好消息。这还与商厦领导层,早在危机到来前,就密切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从“家电下乡”中读到了有关商机。作为“家电下乡”工程的中标单位,2008年底,在安徽刚刚启动这项工作之始,张志峰就亲自带领他的团队,走访各大家电厂家,单在广东格力就签下了2亿元的空调订单。市场对他们的正确决策给予了回馈。据统计,仅6月19日到30日,商厦每天至少卖出100多套空调,最高时卖出400至500套,加上要向旗下的各卖场配货,拉空调的车子不停地奔波在路上,12天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多元。
阜阳商厦以“时时都有危机感,事事都要争一流,瞄准先进找差距,振奋精神干实事”为企业精神,在平常时期进行非常科学的谋划,非常艰苦奋斗、非常认真负责地开展好日常工作和制度建设,练好内功,非常时期非常有眼光有胆识,自然能够实现非常发展。
在今年夏天空调销售火爆的时候,为解决安装的问题,送空调的车子不够,他们甚至将办公用的奥迪轿车也拿来送货。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阜阳商厦从2001年就开始规划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启用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系统。2003年4月实现ERP系统工程切换成功,成为安徽省第一家零售业信息化通过验收的企业,并成为IBM Ⅰ系列成功案例,IBM多次在成都、重庆、上海向全国推介,并在IBM网站上和IBM在我国出版的第一期银湖杂志上刊登3篇文章进行宣传。
开业近20年来,阜阳商厦先后荣获全国“国家人才贡献奖”、“全国供销系统百强商店”、“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优质维修服务网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现在,阜阳商厦已实现集团化、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商厦以百货业为主体,连锁拓展为主线,有百货连锁、超市连锁、家电批发连锁、专业店(专卖店)连锁、加盟店连锁。百货连锁以阜阳商厦为核心店,连锁阜阳市百货大楼、阜阳儿童购物广场、涡阳县安徽省新天源商城、颍东大卖场、太和大卖场等;超市连锁以中新超市为主打品牌,已发展有40多处网点;家电批发在城乡布网700多个点;专业店有与中国邮政联合创办的手机大卖场、与中国联通联合创办的手机大卖场、与上海禾体商贸联合创办的电动车大卖场等;为落实万村千乡工程专门成立亿家乐超市公司发展加盟店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