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持续蔓延,国家出台强力措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供销合作社系统以连锁配送经营为主线,以“新网工程”为载体,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实施了“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等积极的消费政策,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能力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农村消费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分析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的积极因素,一是惠农政策暖民心。“万村千乡”、“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下乡”、“最低保障”、“免学杂费”等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农产品价格走高使农民受益。三是社保体系健全增强农民消费预期。四是市场完善助推消费提升。
但目前依然存在城乡消费差距大、市场发展不平衡、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环境制约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找准优势,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在拉动农村内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是摆在供销合作社人面前的大问题。
助农增收 激活消费
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已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积极引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待遇,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激活农村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健全网络 扩大消费
要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农家店、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扩大农家店覆盖面,逐步将连锁经营、代理销售、配送服务向广大农村延伸,构建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经营网络,着力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之忧。同时,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增强农家店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新网工程”,扎实开展“农超对接”工作,积极鼓励大型超市到农村特别是主要农产品集中地建设基地,搭建农商对接平台,实现城乡双向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集散辐射能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增加农民收入。
家电下乡 拉动消费
农村家电市场商机无限,要深入分析农村需求和农民消费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和农民消费需求的物美价廉的产品,讲求经济适用、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并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建立家电配送服务网络,为农民购买家电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大力促进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建立和发展旧货市场,加快不同收入群体联动消费,积极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活动,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
培育热点 促进消费
一要围绕假日、农产品、文化休闲等消费主体,发展餐饮、会展和旅游消费,制定促销措施,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正确利用政府消费,积极扩张企业消费,努力扩大农民消费,激活我市消费市场,吸引外地客源。二要合理引导消费。转变“量入为出”旧观念,树立科学消费新理念,实现由节俭型向适度消费型转变。三要加快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体育、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等新兴行业发展,促进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
保障民生 提振消费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目前,农民养老、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农民不敢超前消费。要继续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增加民生工程和公共福利设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振农民消费信心。
净化市场 安全消费
有关部门要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把源头关、销售关,扎实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