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行“四化”哺“三农” 培育农业园区群
——山西省太谷县农村信用联社落实“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张占果 通讯员 王俊华 薛永刚 贾维静

  近年来,山西省太谷农村信用联社聚焦“三农”,定位服务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围绕“实行支农专业化、支持产品特色化、引导种养园区化、推进园区集群化”四个方面展开“支农惠民行动计划”,“一化”带动“三化”,推进了太谷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7年以来,太谷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56.13亿元;农民纯收入达到了25.36亿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92元,比2006年增长了34.5%。这其中,太谷县农信社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功不可没。

  培育龙头

  引导种养园区化

  2007年,太谷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了“返璞归真、定位‘三农’、专业经营、服务‘三农’”的经营方针,确定了打造农民喜爱银行的管理目标,进行了“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改革工作,构建了以划区服务、分类管理、授权经营、全员营销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经营模式。

  为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太谷信用联社通过寻找领头人、组建联合体等方法,推动特色产业的园区化发展。

  通过培育龙头,组建龙头带园区、园区连农户、统一对市场的新型产业组织,把千家万户的产品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架起了农村到市场的桥梁。

  通过龙头的带动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化,拓展了产业园区化发展的空间,激发了广大农户参与园区化发展的热情,零星分散的特色产业迅速向园区化、区域化、规模化转变,充分发挥了特色产业的增效潜能,收到了龙头农户共赢的效果,种植园、养殖园被农户称为“效益园”、“致富园”。

  种植养殖园区化发展,促进了太谷县产业化进程,板块经济特征日趋明显:专业村向专业园区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打破村、乡界限,形成了菜、枣、果等板块产业区(带)15个;蔬菜由明地大众菜向大棚精细菜转变,种植品种面对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由萝卜、白菜、黄瓜、西红柿向西瓜、洋香瓜、人参果、樱桃、油桃、杏、葡萄等名优稀缺特品种转变,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养殖业由一家一户传统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迈进,全县形成了各类养殖小区50多个,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水秀乡武家堡村民杜守谧,2008养鸡3个棚,年出栏6批次10万只,除去开支,每只鸡纯收入3元,全家纯收入30万元,人均3.7万元。

  组织合作

  推进园区集群化

  通过落实“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太谷县各类种植养殖园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充分显示了园区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太谷信用联社领导一班人提出了“打造农业园区群,掀起现代农业发展新高潮”的宏伟目标,通过提升服务、组织合作,努力实现种植养殖园区的集群化发展。

  他们扩大了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限额最高达到10万元,并对优质客户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对能够按时还本付息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归社率60%以上、年检合格的信用户,下调2%的贷款利率;对第二次年检合格的信用户下调4%的贷款利率;对连续三次年检合格的信用户下调5%的贷款利率,并同时相应提高授信额度。

  此外,太谷信用联社还从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着手,组成了产业联合体,引导园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扩张升级。2007年以来,在该联社的支持下,太谷县有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并规范运营,带动农户45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边连着农民,一边牵着市场,弥补了农民市场经营这块短板,从根本上化解了供需大市场与农民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园区经济步入了科学发展之路。

  该联社通过坚实有效的支农惠民行动,使太谷农业园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类种植园区、养殖园区连户成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初步实现了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小白乡万亩壶瓶枣种植园区为中心的红枣种植园区群、范村丘陵坡地旱垣大棚园区群、南循环设施蔬菜园区群、太徐线十里高效温室园区群、王村白燕苗木花卉种植园区群、以小王堡为中心的养猪园区群、以河西兴民牧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养鸡园区群等七大农产品基地,新型的农业园区生机勃勃、四季常春、瓜菜飘香,可谓太谷现代农业的“伊甸园”。

  今年5月14日,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在太谷北汪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隆重举行,山西省省长王君宣布: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预示着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新高潮即将到来,太谷现代农业园区的明天将更加星群灿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