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北:靠天吃饭需要寻找新出路

□ 本报记者 汪 洋

  在中国全力保障经济增长之际,天公并不作美。近段时间,甘肃中西部、宁夏中南部部分地区持续晴热少雨,江河来水和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同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失墒加剧,旱情露头后迅速蔓延发展,不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夏伏旱。

  农民:抗旱要看老天脸色

  山童水劣,世罕渔樵,秋早春迟,风高土燥……这是甘肃省会宁县干旱少雨的真实写照。从去年入冬以来,降水量严重偏少,今年旱情持续蔓延,致使夏粮38.88万亩基本绝收、秋粮严重减产,严重程度超越历史最干旱年份。今年1-6月份降水量全县普遍偏少,其中中北部偏少70%以上,与最干旱的1982年和1995年相比较偏少25.1毫米,是会宁历史上最干旱的年份。据了解,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196.35万亩,秋粮受旱126.98万亩、经济作物受旱25.53万亩、其他作物受旱4.96万亩,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

  甘肃省会宁县杨家集乡姚坡村是旱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村党支部书记孙思胜站在被晒得卷起叶子的双垄沟播玉米旁,心痛地说:“夏粮基本绝收,如果还不下雨,玉米也没指望了,群众的口粮将无法解决,人畜饮水也难得很,家家凌晨4点钟就排队到沟里等水,水头那边的堰也没水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甘肃省定西市,该市安定区石峡湾乡清水村村民张树虎说,他家共有三眼集雨水窖,两眼已干涸,剩下一眼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去年地震房屋受损,政府补助他家2.2万元盖起了新房,正准备装修,沙石料早就准备好了,可是没水,无法施工。

  经销商:学会与干旱“共舞”

  甘肃省靖远市巨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向阳表示,本地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靖安、北滩、东升、永兴等一些离黄河距离较远的山林地区。每年这个季节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平时生活用水都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浇地用水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供销合作社化肥转运站负责人蔺弘惠表示:固原市下属的彭阳县和西吉县常年是干旱的重灾区,当地大田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则是以豌豆、扁豆为主的豆科作物。近半月以来,旱区部分地区普降甘霖,大雨缓解了旱情、解除了暑气,为冬小麦的追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干旱是会宁最基本的县情,要面对市场,要改变面貌,就得顺应天时,学会与干旱‘共舞’。”甘肃省会宁县富强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富强感慨道。他表示,今年本地的化肥销售旺季基本已结束,去年共售出尿素6000多吨,而今年却萎缩到1000吨以下。面对旱情,旱区的农资经销商更应该携起手来,用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现实,寻找出路。

  专家:科学施肥助丰收

  今年7月下旬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持续干旱少雨,给秋粮生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怎样科学施肥?怎样抗旱救灾?

  中国农业大学王兴仁教授告诉记者,玉米、水稻、大豆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其中以玉米和大豆受害最为严重。目前作物正在籽粒灌浆期,对水肥供应十分敏感,土壤干旱会造成根系和叶片早衰,降低土壤养分的吸收和植株养分籽粒的转移,影响灌浆。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抗旱措施:1、全力以赴进行节水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甚至肩挑、手提等一切可行方法,能浇一地是一地,能灌一垄是一垄,再结合浅锄地保墒,尽可能将旱灾损失降到最小;2、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这样做不仅能缓解旱情,而且能防止植株早衰;3、加强对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4、加强对非旱区和未受旱灾作物的后期管理,做到这里损失那里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