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地,复合肥就这么悄然变了味道。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号称35:0:0的纯氮复合肥。真是搞不明白,明明一种养份含量怎么还叫复合肥,究竟是怎么复合上的?
复合肥:不正当竞争何时休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元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由此还造成了土地板结、pH下降酸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极为严重的后遗症。
企业采取“低钾”策略
近两年来,复合肥销售中突然冒出些许耐人玩味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概念纷至沓来:你家的添了有益菌,他家的加了有机肥。各厂家在包装与宣传上费尽了工夫,充满了噱头!同时随着生产工艺的愈发成熟,复合肥的含量配比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怎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哪种可以规避操作风险?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随着钾肥价格的上涨,复合肥企业都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采取了“低钾”策略。
想去年此时,化肥天价了!高氮肥成为了备受“青睐”的肥种,也不管什么平衡施肥了,也不管什么科学施肥了。农民掰着手指头算算每个养份多少钱,价格只要划算,哪种肥料划算用哪种,因为用肥比不用好。调整复合肥的配方,已成为厂家或经销商赚取高额利润的手段,而绝非建立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与农业长远发展大计之上。
复合肥变了味
这两年,复合肥生产的队伍确实在无比壮大,扩张的速度堪比坐上了喷气式飞机,但就是在这种表象的掩盖下,衍生出了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声不响地,复合肥就这么悄然变了味道。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号称35:0:0的纯氮复合肥。真是搞不明白,明明一种养份含量怎么还叫复合肥,究竟是怎么复合上的?如果单元素的“复合肥”效仿者甚众,长此以往,我们岂不是后退至单质肥的时代!
这些年来好不容易让老百姓接受了复合肥,学会了科学、平衡施肥,复合肥企业不应该在困难时期在含量、质量上投机取巧,而更应苦练内功,贴近市场,增加企业的抗压、抗风险能力!只有根基强大,才能遮荫蔽日,才是真正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