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调展开。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1994年,全民食用加碘盐,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政策强制推行。在全民补碘政策实施15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些地区正迎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的高峰期。
来自民间和医学界自主补碘的呼声越来越高。沿海居民是否应该补碘?甲状腺疾病频发是否与碘营养过量有关?食盐加碘“一刀切”政策或将面临深层次的调整。
碘盐或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
1996年,中国开始颁发《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自此,全中国只供应加碘盐,若有病人需要,必须持医院证明到指定地方购买无碘盐。经过十年的补碘,国人不再缺碘,相反还有碘过量之嫌。
今年,浙江省各地的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议案,质疑加碘食盐与甲状腺疾病高发有关系,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重视或着手调查,同时提出沿海高碘地区居民要有食用无碘盐的可选者权。
近几年我国患甲状腺结节、甲亢、甲状腺肿瘤等甲状腺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因甲状腺疾病住院手术或内科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而且,沿海居民日常以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为主,同时在空气中及水质中的碘含量也比其他地区高,因此,沿海地区居民的碘含量是充足的,无须使用碘盐补碘。
全民补碘并不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郑树生院士表明,近年甲状腺癌症病发有上升趋势,但和加碘盐之间的关联度如何,目前尚没有进行过流行病学科学研究。他还用不太确定的词汇表示:据局部区域的调研结果表明似乎跟碘盐有关。他还表示:“先不表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就我个人看法,这种全民食用加碘盐的做法本身就不科学,尤其是在沿海一带并不缺碘的地方也要食用加碘盐,这做法很不妥,富碘地区市场上应该让人有选择性(不加碘的盐)。”
但是,世界上公认的观点是:“甲状腺癌与缺碘无关,而与高碘有关”。在浙江、海南、广州,皆有媒体报道当地甲状腺疾病呈高发状态。“第一届中意甲状腺外科论坛”公布的信息告诉我们,天津近10年甲状腺癌从0.8/10万增加到2.5/10万,增加了3倍,女性是男性的3倍,达10.39/10万;上海市2003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5.87/10万,而目前是6.89/10万。
当吃碘成了规定动作,购买非加碘食盐,需要提供碘过量或需要食用不含碘食盐的证明。一些体质敏感人群,因补碘过量造成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推广碘盐以后,甲亢等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了。
今年2月公布的《全国碘盐监测工作简报》表示:“在重点防范(碘缺乏病)省区内外,近年来水碘和重点人群尿碘调查发现,部分村水碘较高,且高碘和缺碘、适碘乡村混杂存在。”然后,盐业的垄断专营制度,使得市民极难在市场上买到非碘盐。对于辽宁、浙江、天津、上海、福建等沿海高碘地区,碘盐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非碘食盐未上市流通
今年4月和6月间,温州市盐务管理局增设了12个非碘食盐专供点。市区的非碘食盐销售点除了设置在知名度很高的叶同仁堂各门店内,还设置在一些离大医院很近的门店里。当记者去调查时,在“淑金副食品商店”的柜台上看不到非碘食盐。店老板说,非碘食盐已经在几天前卖完了,需要再进货。没有医生证明或病历是不出售非碘食盐的,凭证明来买的人不少,好多人一买就是两三包。
政府表示开展调研
针对委员的议案,浙江省卫生厅表示已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召集浙江大学、省级有关医院、省盐务局、省疾病预防疾控中心等单位进行讨论,同时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开展沿海地区四省、市(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碘营养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已在浙江象山、温州鹿城、乐清等13个县市区开展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在调查的同时,浙江将根据即将颁布的新标准制定“浙江省科学补碘实施方案”尽量按照下限配置加碘盐,以适合沿海地区人群食用。
(综合南方都市报 南都周刊 中国新闻网 温州日报报道)
吃不吃碘盐谁说了算
碘盐事件被曝光后,很多消费者一时没了主意。记者在一些大型超市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听说过此类消息,因为电视、报纸等大部分传统媒介并没有大肆报道此事。而部分已经知道消息的消费者也表示,不知道加碘盐对自己的健康有无影响,因为是否缺碘是自身感受不出来的。
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过度补碘的结果,反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这类病例在一些地方已大量出现。
碘盐政策实行了15年,如今暴露出问题也是正常的事情。但究竟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才是公众最为关心的。在一些内陆地区或者山区,缺碘可能存在;但是沿海及大中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摄入碘,所以,长期使用碘盐则有可能导致碘过量,引发一些疾病。所以,全民补碘大概已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了。
吃不吃碘盐,是应该由个体身体状况来决定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理,我们要科学的看待碘盐问题,不再搞一刀切,而是积极应对所出现的问题,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