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伴茶情缘
——记唐山市忆江南茶庄庄主曹艳蕾
□ 长 羽 文/图

  “便宜多自吃亏来,快乐每从辛苦得”,这是唐山市忆江南茶庄庄主曹艳蕾的座右铭。她因为爱茶而经营茶业,在经营过程中深刻感悟到此语的真谛。 

  曹艳蕾是典型的“80后”,自小就生活在茶乡——安徽绩溪。小时候的记忆尤为深刻:“每当烤茶的时候,我都在烤茶的炉火旁哭,哭是因为累,累得想睡觉,还要看着身边的炉火不能过大过小……”

  “我自小就与茶结缘,上学后,每到暑假就为了勤工俭学而去采茶,因爱茶而踏入茶行业,直到现在经营茶叶为生,自己对茶叶有着太多太多的执着和情感……”

  1999年,曹艳蕾以优秀的成绩被杭州旅游学校录取。临近毕业时,老师建议曹艳蕾去酒店工作,因为她虽然学旅游专业出身,但在旅游行业还算是新手,旅游业青睐有经验的老导游,而酒店门槛低,进入工作相对容易,进而可丰富一定的社会经验,为做好导游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曹艳蕾毕业后,先到酒店从事酒店管理工作,通过近两年的磨练,再过渡到导游。

  2002年,曹艳蕾走上导游工作岗位。为了生活,她在杭州的各处景区来回奔波。做导游期间,经常要向游客提及杭州的龙井茶,讲解关于茶的文化,她很自然地学习和了解到不少关于茶的知识。“起初,当我拿着话筒向游客介绍的不是自己的家乡美景,推荐的也不是家乡茶的时候,心里似乎有种莫名的尴尬。”也许是因为曹艳蕾太爱家乡,太了解家乡茶农的辛苦。“虽然浙江和安徽相邻,茶树生长不同的省份,茶叶的身价却有着天壤之别。我很庆幸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大山里的茶叶也应该和我一样,大胆地走出大山!”因为爱家乡、爱茶叶,更重要的是为了家乡的茶叶,2006年曹艳蕾在杭州茶叶博物馆勤学苦读,充实了对茶和茶文化的理解,并顺利考取茶艺师。

  “其实,走上做茶叶的道路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必然。”曹艳蕾满怀感慨。2007年,曹艳蕾跟随与她因茶得缘的爱人来到北方的重工业城市——河北唐山。唐山并不是旅游城市,曹艳蕾的专长得不到发挥,她决定为家乡的茶叶做点贡献。起初,她只是向周围认识的朋友介绍,渐渐地,爱喝她家乡茶叶的朋友越来越多,纷纷建议她在唐山开茶叶店,于是她便决定开店经营。由于曹艳蕾出生在皖南山区,成长在杭州,从地理位置上同属于江南地区,人到了北方常想念江南,同时联想到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诗的意境,因此,曹艳蕾将店名取为忆江南茶庄,做起了经营家乡茶叶的生意。

  生活就像磨练自己的一面镜子,磨练好了会使人显得光彩夺目。由于新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茶庄生意异常冷清,连续几天都没有客户光顾。”那时的曹艳蕾常常对着茶叶发呆:茶叶啊茶叶,你的幽雅和美丽谁知道?难道千里迢迢把你们带到北方只是个错误的选择?难道唐山人不爱喝茶?这些原因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酒香也怕巷子深”。偶然到店的顾客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曹艳蕾顿悟:西湖龙井为什么卖得好?为何盛名在外?不光是茶叶质量有保证,还需要有大量的宣传。在杭州,就有很多导游在辅助宣传,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到此一游的游客们去品尝和购买。因此,曹艳蕾凭借自己做旅游工作的经验,一边做茶叶,一边做茶文化旅游,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茶旅游平台的逐步完善,曹艳蕾渐渐结识到不少全国各地茶友。她惊讶地发现,原来唐山爱喝茶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懂茶、论茶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唐山人认为喝茶就是为了解渴,因此,只要到她店光顾的茶友,她就不厌其烦地和顾客讲解茶叶的知识。

  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曹艳蕾深知这一点。她经营茶店的宗旨是对每位客户都必须以诚相待,通过朋友介绍朋友的宣传方式,使得客户流永不断线,生意自然越来越好。“口碑的宣传比任何广告的宣传效果要好。所以我的客户群体是一个介绍一个,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茶叶的质量一定要过硬。”曹艳蕾如是说。

  “曾经有客户说我就像茶一样,入口并不是甜味,但是下肚后回甘的味道却非常纯正……”曹艳蕾坦言,“我很欣慰自己经营茶业,其实,我更喜欢茶的随和与平淡,不需要什么排场,一方小桌,一壶开水,随遇而安,少了些客套, 多了些真诚……”

  如今,曹艳蕾伴着她的茶庄在唐山历经两年,犹如培养自己两岁的孩子一样,才刚刚学会姗姗起步……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但是我相信她的“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因为她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山里出来的孩子……我想,山里的孩子正如她所经营的茶叶一样朴实、淡雅、执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