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煤海“战神”
——记安徽淮北矿业桃园煤矿综采区区长吴信强

  “战神”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在领导和职工们的眼中,吴信强就是一个“战神”。他身上有着无穷的能量,在工作中降“水龙”、锁“气魔”、斗“倾角”……所向披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

  降“水龙”

  2007年上半年,桃园矿的主力综采工作面1062刚刚进入回采,便遭遇了水患,一开始掌子面还只是底板有水,可不到两天,第19至25架综采支架约95米长的工作面顶板淋水骤然加大,倾盆而泻的水流刹时在掌子面一排排综采支架间形成了水帘。水流的平均流量在70立方米~80立方米/小时,瞬间最大流量竟达到了96立方米/小时,机巷中间近20多米长的地段顿时汪洋一片,凹窝处的积水最深达到了1.5米,皮带机、开关等重要机电设备都淹没在煤水里。尽管四台排水泵同时运转,但丝毫不能减轻水患的威胁。此时吴信强临危受命,下井深入现场进行查看,敢为人先地提出“带水开采、快速推进”的最佳方案,同时把工作面的支架降低1米多,通过仰采,让水直接流入老塘,保证工作面综采机组顺畅运转。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职工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吴信强及时和职工谈心,鼓励引导职工树立大局观念,共渡难关。许多职工除了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主动揽上额外的工作,工作面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被水包围的40多万吨煤炭得以“重见天日”。

  锁“气魔”

  桃园矿是瓦斯与煤尘突出矿井,瓦斯含量较高,几乎每个工作面在原煤回采的时候都要受到瓦斯的“威胁”。去年上半年,综采区转战1064工作面,这个工作面的瓦斯治理一直是困扰矿井安全生产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在工作面形成之初,吴信强就积极向地测部门和巷道施工单位进行了解,及早将各类数据收集整理,并根据多年的经验深入研究,经常性地对该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查看。吴信强一方面要求全区职工严格按照工作面瓦斯治理的规程进行施工,实施高位钻场瓦斯抽放和老塘埋管抽排,对于抽放盲点适时增加移动瓦斯抽放泵站,加大抽放力度;另一方面,他还结合工作面的特点积极运用瓦斯抽放的新工艺,在工作面的上下隅角设置风障,将工作的瓦斯最大限度引入老塘进行抽排,新工艺的使用,将瓦斯抽排率提高了近一倍,使综采工作面的原煤回采定格在瓦斯“零超限”,保障了原煤的顺利回采。

  斗“倾角”

  桃园矿煤层赋存先天条件复杂多变,除瓦斯、水患影响严重外,倾角大、地压大、地质构造发育多等一直是发展综采工艺的“绊脚石”。作为机械化开采队伍的“领头羊”,吴信强与工友们面对这些先天不足,积极配合矿工程技术人员在确保安全、加强硬件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对矿压现象、矿压规律的观测,确定工作面工作阻力,科学界定综采支架型号,实现“量体裁衣”。同时根据不同煤层的特点“对症下药”,以期达到安全高效回采的目的。去年下半年,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倾角最大的综采工作面出现在桃园矿7246工作面,该工作面倾角平均达38°,局部超过44°。经过摸索实践,他和职工们创造了在大倾角工作面采取伪倾斜开采方式,实行单向割煤、单向抵车、单向拉架,有效解决了回采过程中综采支架易倒易滑的难题。同时为了防止回采过程中出现飞矸伤人现象,采用安装防护网、挡煤板、挡矸链等一体化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综采区的职工都知道,吴信强抓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是出了名的,多年如一日,他始终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规范管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任务、目标、计划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做到管理干部人人头上有指标,明确划分责任区,谁的责任谁负责,把精细化管理向市场化迈进。去年,综采区全年出煤70多万吨,工程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年实现安全生产。

  如今42岁的吴信强,已经在采煤一线摸爬滚打了二十多个年头了,头发也因操心开始变得花白,可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的“煤汉子”,在从队长、副区长、支部书记到区长的历程中,用坚挺的胸膛和有力的双手谱写了一曲建设百万吨机械化采煤队的进程的华彩乐章。(任兆劲 陈敏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