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张番)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近日发表了《化肥、气候变化和提高可持续性产量》白皮书。发表此白皮书的目的是描述化肥行业的概况并阐述化肥行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化肥行业包括化肥生产、运输和使用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3%。随着农业需要不断提高,化肥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化肥行业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有效施肥增加农产品产量是防止进一步滥砍滥伐,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且减少农业单位产量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重要一步。
我们认识到化肥行业直接或间接的释放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和N2O。现在,化肥行业已经把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作为首要任务。技术和知识是减少释放有害气体的重要环节。现在解决排放有害气体的办法是:1.运用最有效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管理,减少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2.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例如在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次级N2O缓和催化剂。这样,节省的能量至少能达到25%。
化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约为全球温室气体的1%,其中使用过程中释放1.5%。化肥行业与农民探讨知识,分享产品,交流技术,以提高农田的施肥效率。IFA已经与决策方、科学家、代理商和农民共同商讨制定出《化肥最有效管理实施办法》,保证越来越多的农民遵循“四个适当”的原则: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速率进行适当生产。
此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使CO2转化为土壤的有机物质,从而提高营养土壤的固碳量。
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情况和贸易替换带来的可能性。否则,利益驱使的竞争可能扭曲政策的原意并且违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目标。适当并及时采取政策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我们应该尽早提倡和实施改善的技术,吸引适当的项目投资。
只要决策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化肥行业为减少排放温室效应作出的努力才有效果。化肥行业以及文明社会其他各界共同呼吁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进行的“后京都”谈判(即讨论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各国政府应考虑到农业产生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