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郑州市社会事业保险管理局发出通知,调整“小工伤”人员理疗救治管理程序。规定今后600元以下“小工伤”人员医疗费用可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后,再由工伤基金足额拨付。参保单位征求受伤职工同意后,由受伤职工提出按照小工伤情况处理的书面申请,参保单位持申请在职工受到伤害后7日内到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登记备案。参保单位申请拨付“小工伤”人员理疗救治费用,应于每月20日前到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伤残待遇处申报。
“小工伤”人员是指在工作中受到轻微伤害,且符合工伤及视同工伤条件,但在医疗救治时又达不到住院的程度,门诊救治后短时间就可以治愈,并在愈合后达不到伤残等级、医疗救治费用在600元以下的工伤人员。郑州市的这种做法给为小工伤人员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相对于严重的工伤事故,小工伤争议比较少,处理也相对简单。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工伤保险赔偿程序很繁琐。一个工伤保险案件从工伤认定开始,最少要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确认发放三个步骤,当事人要向劳动保障、保险部门申请三次。这三步,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方的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来看,基本上要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一个案件要走完工伤保险可能用到的所有程序的话,则要经历工伤认定程序、不服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后的工伤认定程序、不服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不服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程序、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劳动能力重新鉴定程序、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程序、对工伤赔偿劳动仲裁不服的民事诉讼程序工伤赔偿的执行程序,这些还没有计算如果受害者不能提供劳动关系证明要进行的证明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以及全部诉讼程序的二审、二审发回重审的话重审的一审和二审,如果全部包括的话,受害者得到赔偿就已经是三、五年以后的事情了,这样的程序说它是一个马拉松是毫不过分的。
您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维权遇到困难的事例呢?如果有,您觉得法律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呢?希望您来信与我们探讨。
(我们的投稿信箱是safetynews@126.com,期待您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