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力拓间谍门”暴露后(续)

□ 坤 哥

  “力拓间谍门”后,曾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被有关部门带走的力拓上海办公室办公电脑已被“拿下”——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协合同的钢企资料藏身电脑,这些资料涉及了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清晰。河北钢企相关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我们公司,能知道原料库存、生产安排、销售情况等细节的人不超过10个”,而矿山能够掌握这些企业秘密,可能早已买通相关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人士。无独有偶,进口钾肥大合同的谈判大同小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曾经不止一次参与进口钾肥谈判的业内人士坦承,感觉每一次谈判时对方准备得都很周密很缜密,好像先机总是掌握在对方手里。这名人士还向我们透露,每次谈判时对手对国内几大巨头的库存、各大港口的库存、国内钾肥厂家的生产经营情况甚至具体到进口、国产钾肥的比例;进口货物中每个国家所占的比例;有时候连成本都了解得比我们清楚,他说真有点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剥光了一样,谈判中似乎也就矮了一截。正如有人所述,出卖企业机密,个人原因肯定是有的,但也不排除企业为了竞争需要,“争取主动”的一种策略,进口钾肥大合同的谈判中不会出现这种苗头吧。胡士泰为了解与满足客户需求,所表现出的“热情”,压根不像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更像一个有着特殊使命的“潜伏者”,假如中国化肥界,不幸言中有疑似者,永远潜伏吧,永远不要激活。

  上期我们谈到,外方要涨价100美元/吨,正当外商这种狮子大开口要大幅调价,而国家相关部门又准备对国内钾肥市场严格监管的双重气氛交织(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氯化钾及复混肥价格监管的通知》),互相大PK的情况下,中外钾肥谈判的结果揭晓。BPC与中国钾肥谈判代表团合同签订,在2007年合同价格的基础上上涨400美元/吨,举国哗然,据说曾有密切关注谈判进程的同胞痛心疾首道,是谁为我们种苦根啊?是谁让我们不解放啊?难道是你的亲人谈判团啊?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澳大利亚外交部长说,对于因涉嫌间谍罪而遭逮捕的矿业巨头力拓公司四名员工,中国也许将作为商业案件而非间谍案处理,报道称,因为联系不上,力拓方面也未就此事进行确认。不管是什么性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整肃国内铁矿石交易市场的决心,外界认为将要彻查过往泄露铁矿石谈判的信息者。为了能够了解到比谈判对手更多的市场信息,胡士泰的销售团队,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小钢厂,去深度挖掘各种“机密信息”,包括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类似的种种做法,中国的化肥企业是否曾经坚决地说“不”,我们不得而知,充其量友情提醒啊。

  除了将要彻查过往泄露铁矿石谈判信息者,另外则是削减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的数量,目前国内112家企业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其中70家为钢铁生产企业,42家为铁矿石贸易商,正是这112家企业承担着中国4亿多吨的铁矿石市场,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欲砍掉20家企业的进口资质,哈哈,有权进口钾肥的才几家啊!应该在十家之内吧!联合都是那么的艰难,貌合神离,得到他的人却得不到他的心。老生常谈,去年有文章称,“3年过去,(除中X、中X之外)我们参与联合谈判的8家企业通过大贸(海运贸易)1吨钾肥都没拿到。”某单位高层人士说道。没有进口到钾肥,提及原因时八家企业众口一词:“垄断”,意思是,中X中X垄断了钾肥进口。但是,2007年11月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新培就“钾肥垄断”说法给予了说明:“中国共有10家企业具有钾肥进口经营权。目前,钾肥进口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因此,国营贸易企业和非国营贸易企业在钾肥进口中享有同等的权利。”

  得罪之处,多多包涵,下期继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