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训,“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在这千年难遇的盛世,笔者只说“盛世藏宝”。
回首中国几千年历史,能被学者公认的盛世并不多。最近六十年,又可分为前后各三十年,而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才逐渐使经济有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增长,一个富裕的中产阶层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壮大。在已有了居家且置了各式电器后,家中的多宝阁上还空空如也,怎么办?顺理成章的是收藏些美仑美奂的器物,以作为居家装饰之一部分。
值此盛世,中国民间收藏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古陶瓷、古书画、古玉器、古旧家具直到近代文革及各地工艺品,纷纷踏入收藏之家。近几年,在海外高级拍卖会上,一位浙江富商共拍得近百件中国官窑瓷器。这说明,现代企业家中已不乏高层次、有雅兴的收藏家。
盛世藏宝即藏富于民。只有民富了,才有真正的国强;只有民富了,社会才有真正的和谐;惟有民富,才有中国真正的昌盛。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收藏业是中国富庶的最好检测器。
目前,宜兴壶收藏还算刚起步,而大陆对宜兴壶收藏远晚于港台,其收藏的成熟有待藏者审美价值取向提升及对宜兴壶认知的提高。
中国有古谚,“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国自古相传的美德,也是为西方基督教文明广泛接受的道德准则。一个学有成就的学者,永远会感谢他的恩师;一个为政有德的高官,会毕生怀念栽培他的好上司……至于含辛茹苦的父母,更是每一个奉行孝道报恩到他们的人生终点站。
现在,李昌鸿壶艺大师创意、铭刻了“盛甲子”六款茗壶。盛,其语意有二,一是优良的器皿,寓意为壶;二是昌盛茂盛,即兴旺之意。中国六十年一个花甲,以“盛”字置甲子前,此处我们姑且以旺盛圆满诠释吧!
新中国建国60年,60年风风雨雨,60年坎坎坷坷,60年春花秋月,一个非凡“盛甲子”,我们神州大地正从农耕文明逐渐飞向工商文明。我们依然感恩,依然思源,在一壶春茗中体悟了人生的甘苦。
“盛甲子”,我们赠给师长,赠给已退休的老上司,赠给挚友,赠给生我养我的严父慈母……
(张学明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几十年锲而不舍集藏宜兴壶,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壶与茶刊物上发表近百篇壶与茶的专稿,两度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对宜兴壶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力。
本特刊特聘资深宜兴壶收藏家张学明先生为特邀撰稿人,特表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