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的审美取向是古典主义的”
—— 宜兴壶收藏之我见

  有五千多年产陶史的蜀山,在中国有“陶都”之誉,它累积的文化异常之深厚。

  不错,今日诸多名家壶常在一二十万元一把。去年,已故顾景舟先生一壶拍得近四百万元,人们为之咋舌!

  其实,上世纪30年代,宜兴储南强先生在地摊上购得一把无盖“树樱壶”,因有“供春”款,大英博物馆派人专程找来,恳以二万英镑购这一把壶。储先生爱国爱家,坚拒不卖,解放后捐赠给国家,现存于国家历史博物馆。请大家略想一下,当时的二万英镑相当目前多少钱?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收藏宜兴壶,时至今日,理应呈现一个多元收藏局面,即鼓励不拘一格地去收藏。但作为初涉宜兴紫砂者,应收藏在造型上较牢靠的经典壶式。这有点像我们领孩子去书店,在选购文学书籍时,最值得选购的,应当是古典文学书籍,即《水浒传》、《红楼梦》等,或民国初期优秀作家的书,因为至少经受了近百年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鉴评。

  相对而言,对流行的书籍要谨慎些,有些如流行音乐般的壶,缺乏古典的韵味,缺乏耐人寻味的美感,且慎!贝聿铭说,我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古典主义的,此言甚对!宜兴紫砂看来看去,还是近五百年杰出的名家,非名家的古典壶式,最有看头。

  收藏如同做其他事一样,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前途。思路与眼光都得通过学习、比较、分析,才能获得。

  我个人十余年由于有良师指导,壶虽收藏的不多,但由于收藏的壶泥料优良、造型古典、做工不错,都无一例外地有较大幅度增值,这一点个人体验算是抛砖引玉吧!   (王 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