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风险管理: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 姜国平 邢升第

  全面风险管理是适应银行业经营多元化和风险复杂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产生的,而且已逐步成为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谋求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拟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析。

  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向现代化银行改革过渡的需要。目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正在由“深化改革试点”全面转入“深入实施和攻坚”阶段,并按照股份制、银行化的改革方向加快向现代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迈进。建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农村信用社要实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就必须顺应银行业改革的大势,更新风险管理理念,改革传统落后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二)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门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相继出现,加之政策性银行和农业银行加快战略调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开业,农村金融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一枝独秀”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只有不断引入现代金融管理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竞争需要。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根本手段,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化解风险,直接决定经营发展的成败。随着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农村信用社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只有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才能对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从而保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

  强化风险管理的措施

  首先要创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融合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就是要形成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与回报平衡的理念。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更新风险管理理念,着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正确把握审慎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总抓手,把风险防控观念贯彻到全部工作和各个环节的始终,真正突出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和首要位置。

  二是实现风险管理的“三个转变”。在风险管理方式上,要由事后风险化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转变;在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上,要由信用风险为重点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并重的一体化综合管理转变;在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上,要由单一的区域、分散的岗位和片面的专业向不留死角、不出空白、不遗漏洞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转变。

  三是抓住高管人员这一关键环节。各级高管人员必须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夯实风险管理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县乡两级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带头树立审慎经营、内控优先的思想理念,并自觉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引导和带领广大员工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之中。

  其次要改善全面风险管理的环境。一是加快理顺行业管理体制。为消除农村信用社在管理方面面临的“掣肘”因素,应进一步确立在深化改革中消除梗阻、在有效发展中防范风险的思想,按照股份制、银行化的改革方向,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行业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责权利关系,整合资源优势,为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体制保证。二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架构。结合规范完善县联社法人治理,进一步明确理(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再次要筑牢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夯实内控基础,结合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管理现状,至少应筑牢“三道防线”。一是制度防线。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岗位操作流程、规范业务行为为重点,结合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不断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一个涵盖各个专业、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确保覆盖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构筑起风险防范的制度防线。二是检查防线。按照“全覆盖、细检查、高频率”的总体要求,采取自查、检查、抽查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稽核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各项业务、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检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问题漏洞,超前采取控制和化解措施,将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控制防线。把握风险关口前移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围绕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要求,建立健全自身风险指标分析体系,对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和监测,查找风险点,强化薄弱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推动风险状况不断改善。

  此外,要夯实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全面风险管理是国际先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农村信用社要立足现状,加快基础建设,为不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技术、机制支撑。

  一是加快培育和造就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制度和方法等最终都要靠人来确立执行和不断创新。因此,人是风险管理的主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农村信用社在大力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的同时,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等多种渠道,加快建设一支专业化、高层次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为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奠定人才基础。二是加强信息科技和网络建设。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快信息科技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快自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三是强化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的目标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管理层、各专业管理部门以及基层业务主管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成效的考核和监督,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四是切实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深入开展干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训,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