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活动大舞台 看谁点子灵


  杰出矿工来授课

  安徽朔里矿强化职工应急避险技能

  朔里矿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引导职工正确辨识危险源,增强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6月17日,该矿专门邀请“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皖北煤电集团卧龙矿的马力、朱仙庄矿的倪龙,给全矿职工讲述他们避灾互救的成功实例,通过“安全故事”征集、“历史上的今天”、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活动,增强职工的超前防范意识和避灾脱险能力。今年以来,该矿多次邀请矿山救护专家和医护人员讲解各种突发事故和灾害时,如何自救互救、如何正确逃生,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同时,该矿还利用职工学习会、班前会、安全例会等时机,强化职工防灾避险、处理意外创伤的能力,并要求入井矿工熟悉掌握井下采区布局、避灾路线,熟知防灾预案和逃生技能,通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使一线矿工处惊不变、临危不乱,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乔时庆)


  安全图书会“漂流”

  柳江高速公路管理所安全知识共享

  柳江高速公路管理所在安全月里将读书和安全学习结合在一起,开展了“安全知识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指的是书友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后,投放到公园长凳、咖啡馆桌子、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人阅读。拾取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如今,“图书漂流”的方式已经扩大到网络并迅速发展延伸。

  柳江所为了激发员工的阅读热情,营造健康、浓郁的阅读氛围,体验读书的快乐,丰富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能力,将源于欧洲“图书漂流”活动移植到安全月的学习、宣传中。

  此次活动的口号是:感动接力,知识共享。具体办法是,安全知识图书漂流点设置在办公楼一楼大厅,员工任意取读;图书漂流到每一位员工的时间规定为24小时以内,书看完后即放回原处,以便继续漂流;每一位员工最少读好一本书,并签名记录;员工有好书愿意拿出来分享的,在书标好名字放到漂流点,活动开展至今共有20多名员工借阅书籍。

  该活动新颖、灵活、有趣,开展以来受到大家好评,员工们都表示喜欢这样的活动。 (易力 李天广)


  青年发挥大作用

  平煤公司红庙矿开展“青年安全生产月”活动

  为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内蒙古平庄煤业公司红庙矿团委“安全生产月”期间筹备活动,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营造出青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浓厚气氛。

  该矿召开“青年安全生产活动月”动员大会,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组织团干部利用班前会向职工宣讲煤矿政策法规知识及公司、矿安全生产形势,并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漫画展、警句谚语征集等活动,加强青年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把安全漫画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优秀漫画做成展板,到各单位巡回展览。整顿青安岗组织,本着懂专业、肯负责、敢管理的原则选配青岗员,并在6月份对青岗员进行培训。继续开展“零点行动”查岗活动,坚持岗位日检和逢“五”必检制度,对重点岗位重点地段进行突击检查。

  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中,该矿抽调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在员工上下班时间或班前会上,采取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该矿还创建了“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印发岗位安全宣传手册,悬挂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强化青工安全生产意识,保证示范岗无事故隐患和无“三违”现象发生。(宋国刚)


  违规亮相找“替身”

  山东张山子煤业公司:照片上牌板

  职工违章亮相,本没啥稀奇的。可在山东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就发生了件新鲜事:职工违章亮相时,不再亲自登台“谢罪”,而是必须找“替身”代替。这是为啥?

  原来,该公司为搞好全国第八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不断加大对薄弱环节、薄弱流程、薄弱区域和薄弱人物的管理,加大了监察力度和巡查频次,将“平时可查处的也可不查处的、平素可认定为违章的也可不认定为违章的、平常可追究的也可不追究的”一律升级处罚,从严从重处理。

  同时该公司还相应加大了对“三违”人员的管理力度,把原来“三违”人员停班学习一星期,改为一个月,把原先在井口亲自亮相3天,改为让违章者的照片在一年内上“违章亮相牌板”。在照片的旁边还要写清违章的经过、原因,注明后果的可怕性,让违章者在丢了票子、丢了面子的同时,还要“清醒”脑子。

  该公司一名职工感慨地说“亮相找‘替身’,这招挺厉害,‘吓’得我们都不敢让工友们戳一年的脊梁骨。这其实是公司抓安全的良苦用心和决心。对咱们职工而言,安全管理越严才能保障大家的平安和幸福!”     (杨振)


  从国学里学安全

  曹庄矿让墙壁会“说话”

  走进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生产楼,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两侧的墙面上,一侧为“卧冰求鲤”、“孝感动天”、“刻木事亲”等“二十四孝”中的精选的小故事。另一侧一个显眼的“安”字彰显个性,左边“居安思危——《左传》”为此字的出处,下面一排“无缺则全,无危为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章作业,拒绝三违。”结合本矿实际,对这个“安”进行了最新诠释。这两侧的墙古今结合,相映成趣,上下班的职工们每当经过这里,总会驻足欣赏。

  让墙壁会“说话”,这是该矿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把墙壁当做传播文化的“沃土”,在生产楼走廊两侧精心制作了“励心”、“励志”两道文化墙,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励心”墙以“仁爱之心”为主题,以历史上闻名的“孝子”故事为主要内容。运用山水画笔墨交融的特点,把不同时期的故事连为一体,用故事讲述大道理和做人的观点,每个故事的点评幽默亲切,充满了时代感。

  “励志”墙主体选取了包含自强不息、诚信、友善、仁爱、和谐、廉洁清正、立志、勇敢等主题的二十个大字,大字的左侧精选了国学经典《论语》、《左传》、《孝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名言警句对这二十个字的出处进行了注释,大字下面是选取了结合该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清正廉洁、和谐发展、行事做人等方面对这二十个大字给予了最新诠释,真正达到了以历史的眼光、开放的视野、现代的视角对“安”、“义”、“和”、“德”、“能”等二十个大字进行解读,达到厚德、启智的目的。

  职工在感受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也开阔心胸、净化心灵,达到立志、勤学、修身、养性的目的。(徐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