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虚无缥缈间
走出世界茶文化博物馆,视野猛然开阔起来了,右侧赫然出现了一个不大的平地广场。这是一个简洁的广场,由于游人稀少,500平方米的广场显得冷冷清清。与多数旅游场所相比,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噢,对了,这里缺了人工景点,少了人为痕迹。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广场,被山势划定了天然的边界。东南两侧悬挂在山谷之上,视野比山路中的汽车开阔了许多倍,不需窗中窥山,终于可以看到完整的山景了。
站在谷边向西南方眺望,我毫无遮掩地欣赏到了刚刚隐身而去的沫水。远处浓郁的绿色山包,一座座重峦叠放,像摆放整齐的小面包,或高或低、或前或后,遮掩着、拥挤着,勾画出一枞枞美丽的弧线。在浓郁的绿色和美丽的弧线上,笼罩着若有若无薄薄的雾纱,虚无缥缈地遮挡着身后的蓬莱仙境。偶尔有一两朵浓重的白云,聚集了山间的水汽,悬停在雾纱之中,极像乡间的炊火,却凝而不散,飘而不动,似乎眷恋着这片美丽的故土,恋恋不舍,不肯离去。薄雾白云相嵌,犹如身披轻纱的西子,呼出芳香若兰的口气,笼罩了秀丽的面颊,平添了几分神秘。是了,与北方山的雄壮不同,这里的山更显得俊美。
脚下的绿色顺着几近九十度的陡坡,一直延伸到看不到底的山下。如果不是或高或低的灌木、草被,简直可以称之为悬崖了。人还没有到山顶,却已经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了。
兼作导游的友人,指着北侧尽头的山峦说,就是在上清峰等五峰之间,吴理真植下了人工栽培的第一棵茶苗。遥想两千多年前,茶祖每日闻鸡报晓,早出晚归,翻崖越岭,踏遍蒙山三十六峰,始获优良茶苗,探得绝佳茶园。公元前53年,茶祖在这里种下了人类第一棵茶苗,也种下了拼搏、奋斗和立茶为公的精神。两千多年过去了,茶饮已成为人类的重要饮品,蒙顶山也成为全球茶人纪念茶祖的圣山。
我们决定北上登山,一瞻茶祖开辟茶园的风景。
在深深的树叶后面,一条陡峭、狭窄的山梯若隐若现,一直陪伴我们到达山顶。两千年来,当年的茶农就是沿着这条山梯,上山采茶,运茶下山;也是踏着这条山路,从唐天宝元年开始,当地的官员将茶祖茶园的贡茶运下山,快马加鞭运到皇宫,专供皇帝祭祀祖先。
如今,世易时移,随着现代茶园技术的发展,这块山头的茶园已经不是茶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条陡峭的山路,其经济价值也逐渐被文化价值取代了。
天盖寺品尝禅茶一味
步行30分钟就到了天盖寺。前往茶祖茶园——皇茶园,必须首先穿过天盖寺。这座佛门静园,仿佛专为守备皇茶园而建,如同看守天穹的天门将,静静地等待着佛门信众与茶人朝圣者的共同膜拜。
古朴的寺门依山而起,门前的108级台阶,提醒着游客要先去凡心,回归虔诚,才得入门。山门上雕刻着一副对联。只是,这既不是佛门偈语,也非禅道顿悟,而是一首茶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横批“蒙顶”。
跨过寺门,是一段长长的石阶,一直铺到庙堂。庙堂前的空地上,不仅摆放着佛门圣器,还奇怪地摆满了茶桌茶椅,彰显着这里与众不同的寺庙文化。来拜佛的香客,多数必然要在这里品一杯香茗。来朝圣的茶人,喝茶的间隙,也多半要拜一拜庙堂里的植茶始祖。茶客信众不分,在品茗中参佛,在木鱼梵香中品茗。禅茶结缘,禅茶一味,在茶祖文化的发源地得到了逼真、形象的展示。
本以为要从侧面绕过庙堂,却被同行的友人带着穿越而过,进入后堂。后堂很短,不几米就到了登山的石阶。看来,皇茶园真的是天盖寺的后花园了。不过,也说不准,或许茶祖把天盖寺当作茶园的前庭了。前院理佛,后园事茶,甚或茶中理佛,佛中品茶,确是神仙般的生活。闻名古今的“龙行十八式”茶道,就是由宋代高僧禅惠大师创立于斯。谁能说与此无关呢?
高山密林寻踪
顺着石阶拾级而上,越发显得古朴、幽静,各种茶文化遗迹仿佛积聚了能量后突然释放,不断闯入眼帘。掬一把空气,似乎都能透出一股茶味,讲述一段典故。
在不起眼的一处平地上,盘根错节生长着9棵千年古茶树,任由游人抚摸,丝毫看不出丁点的老迈。往上走,古蒙泉依然健在。当年,茶祖就是在这里取水泡茶,医治百姓。传说这里是龙眼,汲出的井水清凉、甜洌,还主司当地的降雨。喔,看啊,大禹的塑像立在林间!因为蒙顶山上多雨,是公认的天空“漏斗”。当年,大禹治水功成,就选择在此祭天。
大概是因为鲜有人工修饰的缘故吧,蒙顶山虽早已闻名,却找不到旅游区的气质。触目所及,都保留着古朴的深山韵味。上山的石阶是狭小、陈旧的,原本是古人采茶的山路,一人独行阔绰有余,但若碰到迎面而来的游人,就不得不侧身相让了。成都的潮湿是出了名的,但蒙顶山的湿度却更大,空气中似乎都要拧出水来。路侧的山石上,常年缺少日晒,长满了斑斑青苔,似乎诉说着茶祖在此的日常生活。此情此景,如果突遇打柴的樵夫,游人一定不会感觉意外,反而觉得是自己侵入了别人的家园,有点唐突,有点冒昧。
行走在这条山径上,与其说感觉向上走,不如说感觉向里走——走进深山密林。本以为可以登高望远,却发现山高林密,已经难有远眺的机遇了。忍不住想高歌一曲,却担心不适于这里的静谧。是了,这里适合僧人读经,适合樵夫荷担而歌,却不适合游人引吭高歌。
这是一条婉转的石径,一会爬坡,一会下坡,行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个弯转。经过曲曲折折之后,终于见到了茶祖开辟的皇茶园。这是一块极小的茶园,七颗茶树散种其间,一尊白虎石雕守护其上,延续着白虎巡山守茶的传说。据说,这只威猛的白虎就是吴理真的化身。从唐天宝元年开始,直至清朝末年,这七棵茶树结下的茶叶,都被视为圣品,专供皇室祭祀。如今,七棵茶树年产干茶二两,主要用来祭拜茶祖。
不远处,身披纱衣的沫水龙女雕塑,正与白虎隔空相望,诉说着至死不渝的爱情。在这里,一个英雄开创了茶叶的新纪元,造福了全人类,也缠绵了一段令仙界动容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