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6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品牌力孱弱 企业始终赚辛苦钱


  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品牌力孱弱成为国茶最大的软肋。

  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多数“茶桶”贴着简易标签,没有厂名、没有认证标志,同类产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价格,问及营业员产品出自哪个厂家,十有八九不知道。

  我考察过许多茶区,也到过许多茶叶企业。许多茶企老总都为利润摊薄、营销乏力头疼,他们都意识到品牌化是走出市场困局的唯一出路。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品牌意识淡薄,相反,他们的品牌化愿望非常强烈。唯一欠缺的,就是他们缺乏品牌化运作的能力。

  好多的企业老总向我抱怨,他们有的下了大力气操作品牌,有的还拿出许多的营业收入聘请策划公司,但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钱打了水漂,企业还是在赚辛苦钱。

  通过深入沟通,我发现他们在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品牌推广诸环节的不科学的操作,更深感许多策划公司大行“野狐禅”、忽悠客户的无良作派。我们知道,品牌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企业名称、产品类别、商标标识、制作工艺、企业管理等生产系统的诸多要素;也包含了企业的市场定位、营销理念、战略规划、市场拓展、广告宣传等。它不仅是消费者用来区分不同企业产品的依据,也是企业用来竞争市场的重要战略之一。

  所以我建议茶企还是聘请专业的品牌策划人才,或者聘请专门的食品业策划机构作“外脑”。在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到来之际,这种投资才是真正富于远见的明智之举。(黄泰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