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品牌力孱弱成为国茶最大的软肋。
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多数“茶桶”贴着简易标签,没有厂名、没有认证标志,同类产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价格,问及营业员产品出自哪个厂家,十有八九不知道。
我考察过许多茶区,也到过许多茶叶企业。许多茶企老总都为利润摊薄、营销乏力头疼,他们都意识到品牌化是走出市场困局的唯一出路。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品牌意识淡薄,相反,他们的品牌化愿望非常强烈。唯一欠缺的,就是他们缺乏品牌化运作的能力。
好多的企业老总向我抱怨,他们有的下了大力气操作品牌,有的还拿出许多的营业收入聘请策划公司,但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钱打了水漂,企业还是在赚辛苦钱。
通过深入沟通,我发现他们在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品牌推广诸环节的不科学的操作,更深感许多策划公司大行“野狐禅”、忽悠客户的无良作派。我们知道,品牌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企业名称、产品类别、商标标识、制作工艺、企业管理等生产系统的诸多要素;也包含了企业的市场定位、营销理念、战略规划、市场拓展、广告宣传等。它不仅是消费者用来区分不同企业产品的依据,也是企业用来竞争市场的重要战略之一。
所以我建议茶企还是聘请专业的品牌策划人才,或者聘请专门的食品业策划机构作“外脑”。在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到来之际,这种投资才是真正富于远见的明智之举。(黄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