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川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辣”,重庆市石柱县是全国闻名的辣椒种植基地,这里辣椒协会的会员和不少农民都会定期收到当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中国移动通信共同搭建的“农信通”平台以短信的形式定期发送给他们的辣椒生产、购销信息,农资行情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服务,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近日,重庆市石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辣椒协会会长谭云宜作客中国供销合作网“一号会客厅”,对“农信通”平台的运行作了详细介绍。
主持人:谭主任,石柱县的辣椒种植全国有名,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地辣椒协会的发展状况。
谭云宜:石柱的辣椒种植是从2001年开始的,当时的县委领导为了使百姓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能够长期稳定地致富,通过一年多的调研,决定把辣椒种植作为重点来抓。经过八年多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当地的辣椒产量达到了24万吨,种植面积达到了26万亩。辣椒专业合作社已经组建了44个,遍布辣椒生产的乡镇。各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基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现在,石柱县把辣椒作为全国第一大县的目标来发展、来推动。
主持人:在和中国移动联合搭建“农信通”的服务平台之前,辣椒协会主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为椒农提供服务?
谭云宜:在此之前,辣椒协会主要是以开会的形式服务椒农,同时培训一些技术员到田间地头去传授种植技术,发布收购信息。那个时候工作起来挺麻烦,我们是山区,比较分散,一个技术员或者一个信息员一天跑的路很多,但是与椒农接触的面比较小。与中国移动达成构建框架协议之后,由中国移动提供基本的资财,由我们提供下面的网络,通过这样一个双赢的模式来开展工作。
主持人:这种服务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的运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谭云宜:从2006年开始。2006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和重庆市移动分公司达成了一个战略伙伴的构建协议,然后在一部分区县试点,石柱县属于试点的区县。从2001年开始,我们建设的网站在乡镇这一块儿还不多,只有7个;到2008年,我们就拥有了52个信息站,一年要发布各方面的信息大概5000多条。特别是在市场行情有所波动,还有辣椒种植的关键时期,我们“农信通”的网络都要及时发挥作用。
主持人:“农信通”发布信息的周期是多长时间,每天一次还是每周几次?
谭云宜:看当时季节的变化,有的时间段一天两次,有的时间段一周两次,还有的时间段是一周一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而定。因为辣椒协会在收购的过程中,每天上午和下午、晚上的价格就不同,那个时候段就要更加频繁、及时发布信息。
主持人:你们和中国移动从2006年开始搭建的这个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三年多了,您觉得效果如何?当地农民反映如何呢?
谭云宜:效果挺好,一个是节约了会议的成本,应该说无论是我们供销社还是行业协会,人手都不够,“农信通”平台搭建起来后,从信息的角度,几分钟之内,我们所有的椒农都可以收到信息;再者就是群众用起来比较方便,过去我们开会,要把椒农集中到某一个地方,现在无论他是在干什么,只要有信息的地方,他都能收到,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在“农信通”这样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发展前景?
谭云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欣欣向荣,“农信通”平台的建设也大有雨后春笋之势,为什么呢?这个平台建设在我们那个地方已经初步显示了它的作用和效果。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特别是我们县委盛娅农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信通”这个服务平台要建到我们各专业合作组织、各行业协会,还要建到我们各村村委会,建到我们基层的政府当中去。她说这个平台很好,如果把这个平台建设到我们的基层政府,或者建设到我们的村委会上,那么我们的村委会、我们基层政府就要节省很多的时间,不去开那些什么繁杂的会,把那个平台用于政务方面来。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着你们能尽快达到设想的这个目标。
(详细内容请看中国供销合作网“一号会客厅”视频访谈。网址:http://www.chinacoo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