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供销合作社主任 方建华
整 理:本报记者 陈英华
我从18岁正式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虽然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但我对供销合作社的感情非常深。看到这个事业蒸蒸日上,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淅川,供销合作社的“新网工程”可以说建设得非常成功,不少兄弟单位常常来我们这儿学习、考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供销合作社的全体干部职工都付出了很多。在农村改扩建农家店,很多事情需要我去亲自跑,为了就是不走冤枉路。
2005年,按照县社的规范要求,我们对老旧店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店内外要粉刷洁白,室内灯光照明要明亮,所有商品全部上架,开架销售,商品要摆放整齐,所有商品要明码标价等事项全部统一,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根据需要,扩建一些新超市。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夏天来得较早,5月份天气已经十分炎热, 而我们集中开展工作的时间正赶在这个时间段。虽然阳光炙烤着大地,但我们的工作热情却未减。每天早晨六点多出发,赶往各地。如今的农家店都是实施超市化经营,商品全部要求上架销售,因此需要大量开放式货架。为了帮助这些农家店配齐货架,社里所有的干部职工都亲身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了达到全县统一的标准,这些货架都要到百公里外的南阳市区去进货。路途虽然是有些远,但是出于质量和成本考虑,我们还是决定直接到市区购买。因为通过走访我了解到,同样的货架市里要比别的地方便宜20-30块钱,虽然这些钱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我们的购置量相当大,所以也能省不少钱。并且,我考虑,如果让他人去购买,我也不放心,一旦中间出了些什么问题,就有可能额外增加购置成本,同时货架的质量也是我所担心的。最后,我还是亲自带车去南阳市选购。
当我们来到专卖货架的店面时才发现,超市货架也有好有坏,便宜的只要100块钱,好点的就要180、200多块钱。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次让我深有体会。100元一个虽然便宜,但是超市中的商品不乏有较重的,比如饮料啥的,很容易把货架压弯,如果一下子购买几百个,出了问题再调换也非常麻烦,出于这些考虑,最后,经过和他们砍价,我们以低于市场价30多元的价格购买了较为结实的货架,一次性购置500多个,一共拉了4次,崭新的货架终于成功地在我们的农家店里安装了起来。
靠近湖北的上庄村和狮子湾村距离荆紫关镇有10-20公里,路途较远,单农家店的标准不能放松。因此,我亲自到这两个村监督,往返了2、3次,直到按照标准全部建好正式营业,我才放心。
为了早日让老百姓享受到新超市带来的便捷,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我对社里的工作下了一道“死命令”,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所有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家干得越来越有劲,看到一家家装饰一新的农家店开业,再多的辛苦都算不上什么了。
其实,我家并不在这里,为了赶工期,加快进度,一个月中我基本上都是在供销合作社度过的,对于我们来说根本没有星期天的概念,每天都连轴转,不休息。虽然很长时间不回家,但是家人知道我在为广大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所以都非常支持我。为了这件大事牺牲我一些时间没什么,要不真的就干不好这项工作了。
作为基层的供销合作社主任,干实事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工作的动力,看到他们过得好,我比谁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