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中宣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1部门从6月5日到7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家电下乡宣传月”活动。
“通过全面、集中、有效地宣传,让家电下乡政策内容辐射到全国每个乡镇、村组、农户,让农民了解政策、吃透政策,让各级干部、生产企业、销售商家准确把握政策,……”就此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的目的,财政部副部长如是说。
这是因为,“一些农民还不太了解政策,购买下乡产品还存在种种疑虑,还有一部分公众对政策有一些误解。”有关人士认为。
其实,对于“家电下乡”,很多农民不是 “不了解”,也不是“不响应”,而是“不敢买”。
例如,反响最大的“补贴申报难”问题。按规定,农民购买家电后,需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发票、产品标识卡等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财政所申报,财政所往往要累积到一定份数后集中审核,经过乡财政所初审、县财政局复审后,财政部门再将补贴资金打到农民账户上。虽然曾有规定曰“一个周内落实到位”,但是,真正走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半个月到1个月的时间,乃至更长。
除此之外,常见的问题还包括,下乡产品质量不过关、个别商家不顾售后服务、农民消费维权难,一些家电厂家暗中私自提价抵消政策补贴效果,等等。
种种迹象让原本充满新鲜感、跃跃欲试的农民下意识地挪到了观望的行列。农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能看得到的现实行动,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
11个部门联手宣传。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声势的角度上考虑,都称得上是“声势浩大”。但其成效又将如何?
消息称,此次宣传活动的重点是对家电下乡政策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和实施以来的主要成效,《家电下乡操作细则》的主要内容,各地区在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反映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但除却对“活动是否会流于形式”的担心和忧虑,人们期盼着此次活动能使家电下乡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农民放心花钱购物的“定心丸”,能让农民安心、顺利地享受此番利国利民的大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