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5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雅安藏茶: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


  2008年10月,北京第五届国际茶博会世界茶业论坛上演“黑白论道”,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左三)作为黑茶产地代表,与普洱市、福鼎市领导、知名专家等共论茶品牌营销。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路边茶即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列其中(Ⅷ-329黑茶类)。雅安藏茶作为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其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国宝,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优异的品质特征分不开,从而为其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悠久的历史文化

  五代《茶谱》:“有火番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番、党项,重之。如中国名山者,其味甘苦。”宋熙宁七年在名山新店所设茶马司,是目前我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号的传统艺人、工匠口授心记,代代相传,近代始有文字记载。

  《雅安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有“义兴”、“天兴”等茶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为抵制印茶入藏,在雅安成立官督商办的“边茶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西康省筹建“中茶公司西康省分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建国营雅安茶厂、国营荥经茶厂、国营天全茶厂和国营名山茶厂。

  2002年,国家七部委确定全国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25家,其中雅安6家,占全国1/4。目前取得QS认证的10家黑茶生产企业,年产藏茶、边销茶近3万吨,占四川省80%,占全国40%左右。

  优质多样的产品

  雅安茶叶资源丰富,全市45万亩中小叶种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800米的山岭之间。多样、优良的茶树品种,“西蜀漏天”、“雨城”优越的宜茶生态环境,成就了雅安藏茶的优良品质。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反复揉捻等独特的工艺,促进多酚类物质充分转化、聚合,使营养价值更高,功能作用更明显。“红亮、醇和、恬雅、陈香”的独特风味,降脂降压、温中和胃、减肥抑癌、有利睡眠的功能,方便、快捷的冲泡方式,更适合现代人紧张、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生活在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的人们,酥油茶“旦暮不可或缺”。酥油是乳之精华,什么茶最能“水乳交融”?物竞天择,雅安藏茶!由是,有了茶马互市、有了茶马古道,有了康定情歌,有了遍及青藏高原的酥油茶……这是彰显雅安藏茶内在品质的最佳应用,也是优于其他黑茶产品的最好例证。

  雅安藏茶品种丰富。广义的“雅安藏茶”泛指产于雅安的黑茶类产品。狭义的“雅安藏茶”指运用传统制作工艺开发的创新型系列产品。创新藏茶不仅继承了传统藏茶特有的口感、风味、功效和内含物,而且在品种、包装、冲泡方式、收藏、装饰等方面,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广阔光明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时尚的追求,雅安藏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巩固边销、扩大内销、开拓外销的发展思路,推动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结晶,为新时期各族人民服务。“边茶内销”、“各族共饮”,促进了藏茶产品革新和营销理念的转变,藏茶从传统边销走向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和俄、韩、日、蒙、东南亚以及台、港、澳等大市场。

  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各项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科研单位发挥科技优势,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星火计划优质茶产业化示范基地原料优势,定点生产企业加工优势,为雅安藏茶构成了强大支撑。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推动雅安藏茶跨越发展。

  蒙顶茶文化圣山、神奇悠远的茶马古道、艰苦卓绝的背夫精神……中国藏茶之乡——雅安,将绽放异彩,走向未来。(陈书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