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雅安藏茶一直为藏族同胞所喜爱;近年来,雅安藏茶开始逐步为藏区以外的世界所认同,走向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时代。
今生:迈向新时代
2004年,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藏茶首次出现在欧盟茶叶委员会年会上,引起了国际茶界同行的关注。随后,欧盟茶叶委员会秘书长芭芭拉女士来到中国藏茶的发源地——四川雅安参观考察。面对藏茶产区世界罕有的“雨极”地理环境和藏茶复杂精良的传统工艺,她发出由衷的惊叹!
2007年9月,应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邀请,雅安市11家茶企业赴京参加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此次茶文化节汇聚全国近100家茶企业,堪称近年来的茶界盛会。文化节上,来自雅安市的历史名茶“蒙顶山茶”和最神秘的黑茶“雅安藏茶”双双亮相。
同年10月,雅安市六家藏茶企业参加北京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企业带去的样品供不应求,雅安藏茶从众多黑茶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茶博会的亮点。
仍然是2007年,南路边茶(藏茶)高峰论坛在雅安隆重举行,全国知名茶界专家云集雅安,共商雅安藏茶发展大计;这一年,雅安藏茶喜迎奥运,成功入选老舍茶馆“五环茶”黑茶类代表茶品;这一年,“雅安藏茶”证明商标经国家商标局受理。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还是这一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市“中国藏茶之乡”美誉。
随着频频登台亮相,如今的藏茶已不再是仅供藏区人民饮用的茶。让各族同胞共饮藏茶,成为雅安茶人共同的追求。如今,传统藏茶、散藏茶、袋泡藏茶等产品开始出现在各地茶叶经销店展柜里,更有以藏茶为原料的装饰品、旅游产品问世。雅安藏茶,正以铿锵的步伐迈向世界,开启一个崭新的藏茶时代。
天时:绿色风潮激活藏茶潜能
藏茶所用原料是一芽一叶至四、五叶的当年成熟茶,其内含物丰富,口味好,功能作用明显。藏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为“边茶内销,各族共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崭新的思路,崭新的定位,为开拓藏茶市场空间放宽了视野。藏茶,要进军国内外大舞台。
雅安市多家藏茶企业同样注意到了藏茶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绿色风潮”来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绿色”健康饮品。藏茶的健康功效,注定了它不会继续“深闺人不识”。事实上,藏茶降“三高”、助眠、减脂等功效已经广获世人的认可。市茶业协会也根据发展现状,组织引导企业走出雅安,走向世界。
地利:丰富营养孕育绝佳品质
藏茶是最神秘的黑茶,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藏茶,造就了以雅安为起点的茶马古道,赢得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誉;因为藏茶,造就了雅安茶产业的繁荣。藏族同胞离不开茶,雅安人也离不开这一充满荣誉的特色产业。
追溯1300余年藏茶发展史,雅安藏茶因畅销西藏、青海、甘孜等藏区而闻名。藏区是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辐射强,人们要从肉食中摄取热量,蔬菜、水果较少,食物链单一。富含大量营养的藏茶自然受到藏族同胞的青睐。
雅安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从这里运送茶叶入藏比其他地区更加便利快捷。高原上开水沸点低,茶叶只能熬煮不能浸泡,同时,藏族同胞喜好喝茶,茶叶消耗量非常大,所以运送到藏区的茶叶必须经煮耐泡。雅安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上,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树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茶叶天然品质以香高耐冲泡著称。
人和:创新突破拓宽发展空间
雅安茶企将藏茶传统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宜广泛饮用的精品藏茶,系列新产品日渐增多,日益成熟。精心考究的制作、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卓越的品质和口感,巧妙的饮用方法,无不让人感受到藏茶企业的良苦用心。
首先,藏茶的颜色让人心生愉悦,泡上一壶藏茶,玻璃壶里褐红明亮,呼之欲出,给人强烈的美感。同时,藏茶还有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雅安藏茶通过深度渥堆发酵后,其产生的消脂、通胀、安神、降糖、降压等保健作用,是现代时尚健康生活的追求,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特有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独领风骚的黑茶魅力,让更多人对藏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藏茶“饮品家族”正在不断壮大。去年初,藏茶研究中心研制的散藏茶成功上市。散藏茶条索完整,色泽乌黑油亮,回味醇厚甘甜,留香持久,采用上等成熟鲜叶制成,堪称藏茶中的名优茶。这种茶的泡制方法简便,出色快,醇香浓郁,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茶叶的品质特征。散藏茶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雅安藏茶新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
茶为国饮,数千年来,茶叶一直延续着饮用的功能。而今,雅安藏茶企业又突破性地把“砖茶”变为了“茶砖”,砖茶是“茶”,茶砖是“砖”,茶砖装饰房屋,不仅健康、环保,而且能够体现高雅的文化品味。亲身感受茶屋,在飘溢的茶香中心旷神怡。
养生茶砖面对的是装饰市场,需求量远非饮用茶可比。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广,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生茶砖无疑前景可期。(雅安市茶业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