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冷冻厂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江门市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又是广东省大型冷藏仓储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经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全市唯一进口冷冻食品定点冷藏仓库。在金融海啸冲击下,这家企业去年9月以后的货物进出仓库周转量同比减少10%—20%,冷库库存量同比减少10%,然而它通过及时出台灵活有效的经营策略,化危为机,企业营销保持了平稳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不仅经济效益没有下滑,还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不涨价”情暖客商
近日,记者来到了江门冷冻厂有限公司,与印象中“谢绝外人进入”的工厂截然不同是,该公司的厂区如同一个热闹的大市场,送货、进货的车辆进进出出,本地的、外地的客商云集。据介绍,这家广州以西全国范围内经营规模最大的冷藏仓储企业,今年以来每日冷冻食品市场交易量达8000吨至1.3万吨,冷库交易5000至7000吨,极大地满足了江门及周边城市的市场供应。
其实,金融海啸的冲击也波及了这家冷藏仓储企业。据公司总经理陈涌辉介绍,去年9月以后,该企业的货物进出仓库周转量同比减少10%—20%,冷库库存量同比减少10%,虽然表面上看来,客商数量没有显著减少,但是购买量却明显减少,交易总额也必然下降。
面对困难,该企业管理层迅速分析市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他们认为,对市场而言,具有稳定的客商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为此,在困难时期,该企业一项重要的应对危机措施就是:不涨价,也就是说,铺位费、冷藏费等,继续维持现有的标准,让利客商,共渡难关。更为难得的是,该企业的铺位费、冷藏费仅是在前年略为小幅调整,现有价格已持续了较长时间,并且价格并不高。
“不涨价”,这一看似简单的应对措施,却传递给客商更多的温暖,与战胜眼前困难的信心,成功营造了企业与客商携手同行共度危机氛围。
选择性招商 错位发展
据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末,江门冷冻厂按市场需求,走出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率先在厂区内办起了水产、水果、肉类冻品批发市场,成为全省第一家实行“冷藏+市场”经营模式,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冷冻企业。
据悉,一开始,该厂采用“前店后仓”的经营模式,只是利用厂内空闲地,建起一个一个小档口,后经五六次改扩建,厂区集市越变越大,该企业还一改原先厂规,由“谢绝外人进厂”改为敞开办厂,允许所有人进厂交易。如今,每天都有上万人次客商、800车次货车进入该厂交易。
有了这样的基础,面对危机,该企业不急不躁,一方面投入200万元,对厂区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市场容量,增加铺位,为客商发展腾出空间。如该企业将办公室原有二楼改造成一个500平方米的摩托车停车场,免费提供给客商用,还拆除一个600吨简易冷库,改做汽车停车场。这些不仅方便外地客商进厂交易,也推动了厂区市场增容计划的实施,经重新规划后,厂区内新增铺位30个。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抓选择性招商,实现错位良性发展,通过比较分析,选择了发展后劲足、能较好丰富市场品种的一批客商,也为该企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如今,江门冷冻厂市场拥有冷藏食品种类1万多种,同时在四方客商的带动下,市场交易额也逐年增加,2005年市场冻品交易额达到10亿元,去年达到20亿元,3年翻了一番。今年以来,该市场的冻品交易额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同时,企业冷库总冷藏量也达1万多吨。
VIP“包仓式”服务
据了解,江门冷冻厂有限公司还促进了五邑地区食品流通和冷冻食品对外贸易,并带动了本地区的肉类食品加工业、水产品深加工业、进出品食品业。如今,该公司一年冷冻肉类交易就达5万吨以上,供应了本地区餐馆业与超市。2007年,公司还被省供销社评为“连锁经营龙头企业”,通过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作用,有效促进了我市农产品销售,在全市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客商的要求,该企业及时采用“包仓式”冷藏服务,既减少了客商运营成本,也推动了业务快进快出。该企业仅此项服务,就为客商节省了100万元,这项服务推出后,受到了大客户的普遍欢迎。陈涌辉告诉记者,在危机之时,更要为客商提供贴身服务,尤其是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影响下,市场冷冻食品及肉类产品产量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吸引新设备,不断增加储藏设施能力,并继续推进全天候24小时进出仓业务,服务客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陈涌辉介绍说,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江门冷冻厂有限公司今年的交易额也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下一步,为进一步增加发展活力,公司正在酝酿牵头成立一家行业协会,发挥协会领头作用,增强全市冷藏仓储行业的抗击风险能力,做大做强市场,更好地服务市民。陈湧辉还分析认为,今后冻肉市场交易每年会有10%以上增长,全市的冷藏仓储行业大有可为,危机过后,一定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