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超教授通过研究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农业产业链提出了农业生产链的含义: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关联密切的产业群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这些产业群依其关联顺序依次为:为农业生产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
进而李树超教授结合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特点列出了三点借鉴与启示:首先构建农业产业链可以增强农业企业(或农户)的竞争能力。其次政府应积极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链运作的法律法规;重视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工作;政府投资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再次,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农户在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市场交易成本高昂,难以分享农业产业链运作带来的效益。 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