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奥金达的“甜蜜之路”

□ 本报记者 陈英华

  王金诚是北京奥金达养蜂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养蜂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

  2006年春季的来临可把他急坏了,经过一个冬天的蜜蜂到了春季,需要大量糖料补给,否则就会被饿死,而当时王金诚家中经济条件有限,拿不出钱再去购买糖料。当得知这件事情后,北京奥金达养蜂专业合作社很快给他提供了价值8000元的糖料,并以赊销的方式解燃眉之急。这样的帮助,不仅没有让王金诚损失一只蜜蜂,而且还得到了科学养蜂、产蜜的指导。到年底统计时,王金诚的蜜蜂共生产蜂蜜3吨多,当年产值达2万多元,不仅还上了那赊销的8000元钱,而且纯收益上万元,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基础。

  像王金诚这样得益于合作社贴心服务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借助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点,方便社员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等。

  起个好名备发展

  2004年4月,在北京密云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北京奥金达养蜂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成立仅3年时间,社员便由最初的几十户发展到400余户,2008年产值高达1200万元,不仅让社员得到了实惠,也打响了合作社品牌。

  有过多年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经历的李定顺认为,合作社要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必须注册自己的商标,这样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于是,在2007年3月,合作社正式注册了“花彤”品牌。最初“花彤”是用作合作社的名字,但由于被其它机构注册而只能放弃。而李定顺并不甘心,终于以产品商标的名义顺利注册,他高兴地说:“我们的蜂产品要像盛开的花朵那样红红火火。”

  蜂蜜质量源头抓

  合作社地处密云水库周边,依托水源区净水、净土、净气的天然优势,保证了蜂蜜无污染,而合作社也始终坚持将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证“花彤”牌蜂蜜的质量,合作社从蜜蜂采蜜的源头抓起。通过向野外环境撒炭灰、石灰,不定期使用喷灯对蜂箱进行消毒等方式,做到无害化处理,严禁使用农药。既使蜜蜂环境不受污染,又提高了蜜蜂的活跃度,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为社员增收创造条件。

  此外,合作社每年都邀请农科院专家,对蜂王进行科学育种,选配优质蜂王,保证蜜蜂的质量。

  为了增加社员收入,合作社大力发展有机蜂蜜,采取了一整套产品监督机制。“社员必须按合作社的要求去做,对每天的摇蜜、产蜜等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派监督员进行检查等形式,保证了有机蜜的质量。”社长李定顺严肃地说,“到目前为止,共有5、6户社员由于不符合合作社对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而不能从事生产。”

  如此高的质量铸就了合作社的品牌,因此也得到了著名品牌——“百花牌”蜂蜜长期合作的机会。

  面临国际考验有信心

  优质蜂蜜开始打入国际市场。俄罗斯一家公司当了解到“花彤牌”蜂蜜后,产生了浓厚兴趣,俄公司希望早日与合作社进行合作。然而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却对“花彤”的出口影响很大。

  合作社并没有放弃这次出口的机会,“经过俄方的严格检验,我们的产品取得了俄方的认可,并预定于11月份签订合作事宜。”李定顺高兴地说。在去往俄罗斯的飞机上,李定顺心里十分激动,真想马上签订订单,希望合作社的“花彤”牌蜂蜜早日“坐”上飞机。双方当时进展很顺利,并达成了口头协议。而当他回到密云时,事情又有了变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公司暂时取消了蜂蜜的进口,李定顺原本满怀希望的心情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打到了谷底。

  “这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永不放弃。年内我们还将申请有关认证,使‘花彤’少走弯路,直接出口,并继续与俄方沟通合作事宜,‘花彤’最终会走出国门。”李定顺坚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