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合作、超常规发展,实现供销合作社农村流通网络再造。目前农村消费品市场“散、小、弱、低”的现状不容回避,农村流通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供销合作社自身的体制、机制、设施、物流、人才、管理等许多方面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留给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时间已经不多。要生存、要发展,再造流通网络优势,必须把握有限的时间和机会,突出战略重点,确立联合合作、超常规发展策略,倾全行业之力,培育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路就是死路。发展的思路是建立在不断解放思想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的新思路、好思路。
其次,坚持超常规发展策略,可概括为八个字:一是“破”,突破思维定势,选准发展目标,倾力打造流通网络龙头企业;二是“创”,创建农村市场企业品牌;三是“抢”,抢占市场先机,连锁开展农村市场高端商品的品类经营或专业经营;四是“借”,借助政府支持,把再造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打造日用消费品龙头企业争取政府立项,并确立为政府改造农村市场的重点工程,取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五是“整”,整合社属企业优势资源,为企业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先做强,后做大;六是“合”,广泛合作,靠大联强,利用社会资源和吸收成功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快速发展;七是“引”,引入自愿连锁等先进理念,整合、改造系统内外的网络资源,谋求低成本起步和低风险扩张;八是“实”,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逐步推进,科学发展。
选准项目,争取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创造供销合作社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宽松环境。从部分省、市成功的实践看,选择群众迫切需要、政府高度关注的项目,是争取政府支持和建设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要把网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发展“合作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在国家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项目,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寻找突破口。在服务“三农”中,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具有购销、仓储、配送、加工功能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构筑快速发展的内在物质基础。目前,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已经基本完成,必须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把社会上可以为我所用的有效资源整合起来,大力培育流通网络建设龙头企业。
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上创新。农村市场流通渠道必须放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多渠道、多元化运作。
发挥连锁企业优势,尽快把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连锁企业具有商业网点、销售网络、商品购销渠道、信誉和信息优势。供销合作社要调整完善好原有渠道,通过改组、改造、改制等多种方式,发展连锁经营。
大力多种流通渠道,拓展服务范围。针对农村市场服务工作落后的现状,要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开展送货上门、安装维修等业务,为农民消费解除后顾之忧;要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的商品信息系统。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商品广告宣传,引导和刺激农民消费。拓展营销方式。在坚持传统经销方式的同时,要积极推广新型营销方式,如对农用机械等大件商品实行信用消费、租赁消费等。
自愿连锁,全方位合作,探索加快网络建设的现实途径。自愿连锁模式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它是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对大型连锁企业低成本竞争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的双重压力和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为了形成必要的规模效应,增强对大企业的抗衡能力而进行的采购联合。目的是依靠共同努力,追求流通的“纵向组合”效益。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已获得了成熟的发展,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但经过一定的培育期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供销合作社企业经营规模小、竞争实力差、品牌知名度低、物流成本高,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构建在农村流通市场的优势地位,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有所作为。而自愿连锁是各企业在所有权不变、自负盈亏的前提下,联合合作、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的实现形式。因此,发展自愿连锁应该成为供销合作社的必然选择,从而提高供销合作社中小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减少经营风险,变竞争为合作,提升经营优势。
统一规划、协调联动,有效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重新打造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流通网络建设主体地位,必须制订统一的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开发整合系统内有限的资源,实现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省、州、县供销合作社在打造统一品牌,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方面有优势。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有所作为。一是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整体规划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占领终端市场,为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二是根据区域网络发展趋势,及时建立区域性的配送或分销中心,为建立全行业的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体系创造条件;三是适时建立与省社连锁总部和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新的组织形态解决统一企业品牌、联合采购、信息服务、经营指导、人员培训和自有品牌的联合开发等工作,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
(作者单位:楚雄市供销合作社、楚雄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