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溪:科学改造提升茶产业效益

张 文

  运用“茶园入股”集中改造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安溪县立足于实践科学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引导茶农、茶企在土地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流转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出“茶园入股”的茶叶生产新模式,破解同一茶园隶属不同农户,难以改造等难题,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目前,西坪、蓝田等乡镇运用“茶园入股”模式进行茶园改造,得到企业、种植大户和茶农的热烈支持,企业可以达到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对接市场的目的;茶农既解除了分散经营,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差等难题,从茶园股权获得一定的收益,又可以通过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来获得更大的收益。茶园的合理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提升了茶产业的竞争力。  

  推行新模式 加快茶业建设

  大部分茶园隶属各家各户,分布分散。为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步伐,建造高质量的茶叶生产基地,安溪县在全县茶叶主产区运用推行“安溪县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五统一”(统一农资配送供应,统一防治指导,统一生产经营标准,统一学习交流培训,统一其他生产经营环节把关)功能,根据低产茶园的成因及其不同表现情况,引导茶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改造。以2008年安溪县珍田茶叶专业合作社改造模式,一方面,从改造园地入手,引导茶农对茶树长势差、长年失耕、土壤板结的低产茶园采取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的措施,结合冬季深翻增施绿肥、沼肥、蘑菇土、禽畜粪肥等有机肥,配施钙镁磷、过磷酸钙等,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从改造树冠入手,引导茶农对树冠上面分枝细而密,“鸡爪枝”多,新梢长势减弱,产量逐渐下降的低产园进行深修剪,恢复树势;对树势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产量显著减少的茶树进行重修剪;对生产力已明显衰退、茶树十分衰老的茶园实行台刈措施,及时清理树桩,增施有机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