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蒙顶山上好茶香

王云峰

  清明回乡扫墓,名山的朋友邀我去游蒙山。

  蒙山位于四川雅安名山县,朋友之所以邀去游蒙山,是知道我爱茶。相传,蜀茶之始源于蒙山,《四川通志》载,蒙山茶为汉代甘露祖师姓吴名理亲手植。因此,蒙山与茶结下情缘。山上不但种茶,还有古时的皇家茶园、茶文化博物馆……

  进入蒙山,首先是走天梯。古时,春天开始采摘贡茶,当时官员就是沿着此道上山,主持开采茶祭,再采摘贡茶。朋友告诉我,从禹王宫至天盖寺,天梯共有1436个台阶,落差240米。走在天梯上,随眼四望,风光无限,“禅林之妙境,东眺县廊,稻畦千亩水光如镜,南望蒙山,烟霞万里山色如画。”

  我们终于来到蒙山五峰之下的天盖寺,此寺创建于汉代,宋代淳熙年间重建,明代洪武、万历年间多次修缮,为“邑之寺院惟此为古”。是供奉蜀茶之祖甘露大师的。天盖寺后面是仙茶园和甘露井,朋友说,此两处务必观赏。走进茶园,只见这里的春茶早已开采。朋友说,蒙山茶开采较早,二月份就可以采摘了。我有点不信,“明前茶”再早,也不会这么早啊。朋友说,因为蒙山天气特别,处于四川盆地的边边上,年均温度很适宜茶生长,长年处于蒙蒙烟雨中的茶园,天气悄悄回暖点,这里的茶就抽新芽了。看着已采摘过的茶畦,我相信朋友所说了。蒙山茶是以早出名的,上市的春茶,要比江南早半个月。

  快到中午十二点时,朋友说:“咱们快回寺里,品茶观茶艺表演。”坐在简朴的茶桌旁,朋友叫熟人端来两杯春茶,同时还特地叫来两位茶博士,给我们点水。茶博士手拿嘴儿又长又尖的茶壶,站在远处,忽然,他们头一低,身一弯,手一动,长长的壶嘴里立即射出一支小水柱,水宛若天空落下的雨,轻轻盈盈地落在茶杯里。啊!太美了。过去看茶博士表演注水,都是从电视上看到,今天,我近距离地看到这般表演,真是有幸。几分钟后,我打开茶杯盖子,往鼻边闻茶香,只感到一股春茶的芳香沁人肺腑,令我心旷神怡。我轻轻地喝了一口茶,让茶水在口中来回荡漾,让味蕾享受茶的芳香,然后再吞下去。这一吞,让我全身舒服。走天梯时的疲惫感,一下子被茶水赶出了身体……

  茶艺表演开始了,我们边品茶边看表演。朋友说,“蒙顶龙行十八式”是中国茶道艺术的绝活。我问朋友,为何要叫“龙行”?朋友说,因为它融了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经等为一体,每一招式均模仿龙的动作,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弯中有直,似龙行云,恰到好处。相传,这“十八式”,是宋代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清修时所创,在蒙顶山僧人中流传,后才渐渐传到民间。品着蒙顶春茶,观着“龙行十八式”,我只感到,祖国的茶道茶艺,文化浓郁深厚。

  下午,我们来到皇茶园。这是一个有诗意的茶园。两侧刻着一副对子:“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横额:“皇茶园”。蒙山高1400多米,有五峰,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皇茶园就位于莲心。相传,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亲手植的“灵茗之种”就在此园。吴理真植茶,被誉为开创了人类植茶的新纪元。皇茶园之茶,是蒙山茶的文化代表,从唐代到清代,蒙顶茶都是贡茶。皇茶园的茶,还被称为“仙茶”。古时,每每春岁,当地县令要择吉日,沐浴斋素,穿着朝服,率僚属,在此设香案,跪拜再三后,选十二名僧人入园,每芽只取一叶,共采三百六十五叶,由僧人焙制,入瓶封装,再送入京都。京城皇室将此茶作为祭祀之圣物。如此神秘的采茶与用茶,后被传说为“仙茶”。皇茶园是宋代孝宗淳熙十三年正式命名的……

  当我走下蒙山时,我只感到,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深厚的茶山,爱茶的人,应到此山游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