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在汉武帝时期就有“彩云之南”的美誉,这里的景色秀丽,风光旖旎,这里的人敦厚、单纯、热情、奔放,马祖强就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
弥勒县农资公司成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马祖强从1981年进公司工作,30多年来他一直伴随着公司成长,经历了产权改革、流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变革。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营模式也从以前的人背马驮、货郎担等单一粗放型经营,发展到“以农业科技为先导,以农资网络为基础,以物流体系为核心,以营销服务为保障,以国际贸易为延伸”的经营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现在公司除主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资商品外还兼营酒店、旅游、客运等业务,年营业额达到了1.1亿多元。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经历改革,任何成功的改革背后都有着正确的思路和决策。“思路决定出路,在这个以谋略论高低的时代,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马祖强说。“其实我们公司能走到今天完全取决于一个决策——发展多元化经济”。
当时正处于流通体制改革的前夕,马祖强预料到国家的政策要放开,这对一个行业来说是好事,进入市场经济,有了竞争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但市场也是很残酷的,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肯定要被市场吞没。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是单纯的经营农资抗风险能力太弱,只有发展多元化经济才有可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正是由于马祖强的“居安思危”才有了“未雨绸缪”的准备。当其他公司还沉浸于当时国家的利好政策扶持时,马祖强早就带领职工们埋头搞建设,建起了二星级的 “锦绣大酒店”,有了自己的“锦绣旅行社”、出租车分公司,充分地利用弥勒的旅游资源,形成了旅游一条龙的服务,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益。等国家放开政策了,很多农资公司没有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但弥勒县农资公司在经历了流通体制改革后相比之前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
“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好”。这是商业竞争的不二定律,就像是一万个人站成一排,你想让别人记住你,怎么做?向前跨一步!要想做的比别人好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马祖强就是带有前瞻性的领导者。当然他不是为了让别人记住,而是想实实在在地为农民、为职工们做点事。
“质量为先,信誉为本,欢迎致电弥勒县农资有限公司……”这是马祖强的手机彩铃。
“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公司给农民承诺‘假一赔十’,凡是从我们这里买化肥的农户都能享受免费的技术服务。为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祸害老百姓,我们设立直营店,让‘放心农资’直接到农户的手里。做事首先要做好人!”马祖强坚定地说。
当记者问及做农资30多年来最大感受的时候,马祖强说:“只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就一定会成功。”谈到以后公司的发展,他说:“我们要稳步发展,先打造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农资经营与服务网络,然后再把网点向外延伸。我们是县级经销商,规模比较小,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会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件事。不仅胸有大目标,还要干好眼前活。”
记者手记: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这是笔者的手机铃声,每每听到这首歌总会让我想起“彩云之南”的朋友。所以,听到马祖强那略带云南口音的普通话让我感到很亲切。跟他聊天很舒服,他不喜欢浮夸,说到具体数字的时候总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他为人很“四海”,相信人都是从不相识到相识,从陌生到朋友的;他做事很有谋略,但首先是讲“诚信”;他很谦虚,坦诚自己是县级经销商,规模不大,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报道。但有些时候不是要规模多大才值得被关注,仅是马祖强做人做事的态度就足以是许多人的榜样。这或许是云南人的集体气质,这种气质决定了他们无论在哪里不仅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还会影响身边的人。所以,记住马祖强,记住彩云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