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江苏记者 王 丹 通讯员 聂 伟)近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投资的高淳县青松水产合作社106户社员聚集在水产市场边的一间会议室里,参加股东分红大会。每个社员都是合作社的股东,每个股东都能参加分红,每股股本500元,分红200元。“本来春节前就要召开股东大会的,因为大家忙着放蟹苗,所以耽搁到今天。”水产合作社社长邢青松对记者解释说。
高淳县青松水产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入社养殖户的螃蟹养殖面积达2.8万亩。发起人是邢青松,他个人的养殖面积达5000亩,经他之手每年销售的螃蟹达50万斤,其中销到香港的有12万斤。
“参加合作社的好处几乎立竿见影啊!”40岁的砖墙镇永成村农民沈宏斌告诉记者,“我也算老养殖户了,养了十五六年螃蟹,效益最好的年份,每亩纯利润也就是2000元。但去年加入合作社后,每亩纯利润达3000元。以前我们养的螃蟹是卖给经纪人的,价格时好时坏,最要命的是有赊账,很多赊账最后没要回来。加入合作社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当天交货当天得款,每斤价格保证高于市场价15元。合作社的台账做得清清楚楚,每年还有分红。这么一来,我们不必再为销售担心,一心一意养蟹了。”
42岁的唐胜军是阳江镇官城村人,两年之前他还在外地打工。“去年,我们兄弟养了120亩螃蟹。刚开始经验不足,合作社请了专家到塘边给我们现场指导。一年下来,我们赚了36万元,比在外地打工不知强到哪里去了!除了销售不再担心,如果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资金发生困难,合作社内部还可以‘融资’,不要一分钱利息。”
邢青松这一天特别开心。他介绍说,所有合作社社员都拥有“社员铜牌”,由于合作社销售的螃蟹质量过硬,不少南京水产经销商找到他,愿意以2万元的价格购买一块铜牌,“但我们没有随便卖,因为我们要保住品牌。”他说,“成立合作社,最大的好处是抱起团来做大做强。比如,往年香港商人要货,一要就是一吨,我忙得满头大汗也不能保证货源。现在我只要几个电话,12小时之内螃蟹就运到了香港。”
邢青松还透露,县里鼓励合作社往大里做。“我们县有几十家大小不等的水产合作社,过些时,我们打算联合五六家规模比较大的,成立合作联社。消息传出去后,想参加合作联社的人多得不得了,除了高淳本地的,邻近的安徽当涂、宣城、郎溪的养殖户们都纷纷赶来报名。到时候,我们就成为跨省水产合作联社了!”